
“水軟山溫”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形容景色幽雅柔美,多用于描繪山水自然風光的溫潤秀麗。
二、出處與背景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戲劇《桃花扇·拒媒》:“老爺果肯見憐,這功德不小,保秦淮水軟山溫。”。原句通過“水軟山溫”烘托秦淮河畔的雅緻風光。
三、詞語結構解析
四、使用場景
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如詩詞、散文,用以描寫江南水鄉或春夏季山水相映的柔美景象。例如:“泛舟湖上,但見水軟山溫,恍若畫卷。”
五、相關說明
該成語屬于生僻詞彙,現代口語中使用較少,但在書面表達中可增添文雅意境。
《水軟山溫》這個詞是形容自然界某些事物柔和溫暖的意思。比喻氣候溫和、環境舒適、人情淳樸。
《水軟山溫》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水(氵,3畫)
軟(⺮,6畫)
山(山,3畫)
溫(火,4畫)
《水軟山溫》的來源是古代文人以自然景物來形容自然氣候、環境和人情的美好。它常被用來形容鄉村、山區、溫暖的春天等。
《水軟山溫》的繁體寫法為「水軟山溫」。
在古代,水的寫法為「氵」,軟的寫法為「⺮」,山的寫法同現代漢字一樣,溫的寫法為「火」。
1. 這個村子的人們生活在《水軟山溫》的環境中。
2. 春天的陽光讓人感受到《水軟山溫》的氣息。
1. 溫暖:溫和而舒適的狀态。
2. 山水:山和水的組合,形容美麗的自然風景。
3. 柔和:溫暖而不刺激的感覺。
1. 暖和:溫暖、舒適。
2. 宜人:適合人居住的,令人感到舒適和愉快的。
3. 和煦:暖和而溫柔。
1. 寒冷:天氣冷的狀态。
2. 粗糙:不細膩、不光滑。
3. 刺骨:寒冷到令人感到刺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