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神話傳說中水神或龍王所住的地方。 晉 木華 《海賦》:“爾其水府之内,極深之庭,則有崇島巨鰲,垤堄孤亭。” 唐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初辭水府出,猶帶龍宮腥。”
(2).用為水神的稱號。《宋史·禮志五》:“詔封 江州 馬當 上水府, 福善安江王 ; 太平州 采石 中水府, 順聖平江王 ; 潤州 金山 下水府, 昭信泰江王 。”
(3).指水的深處。 唐 韓愈 《貞女峽》詩:“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裡翻雲濤。” 唐 姚合 《莊居野行》詩:“採玉上山巔,探珠入水府。”
(4).星官名。《晉書·天文志上》:“東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官也。”
(5).膀胱的别名。俗稱尿脬。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上》:“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府,寒勝熱邪。”
“水府”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神話中的水神居所
指傳說中水神或龍王居住的地方。例如晉代木華《海賦》描述水府内有“崇島巨鳌”,唐代劉禹錫詩中提到太湖石“初辭水府出”。部分文獻也将其作為水神的稱號,如宋代曾封江州馬當為“上水府”,并賜予“福善安江王”等封號。
代指水的深處
常見于詩文,如韓愈《貞女峽》用“水府”形容急流沖擊的深淵,姚合《莊居野行》則以“探珠入水府”隱喻深入水域。
星官名稱
古代天文學中,“水府”是星官名之一,屬井宿,代表主水的官職。《晉書·天文志》記載其為“東井西南四星”。
中醫術語
指膀胱的别稱,俗稱“尿脬”。這一用法多見于傳統醫學文獻。
現代地理實體
如湖南婁底的“水府廟水庫”,因曆史寺廟得名,現為省級保護開發區域。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詩文及現代用例,若需更完整文獻出處,可參考《海賦》《宋史·禮志》等原文。
《水府》是指水中的宮殿、宴會等場所。它是由“水”和“府”兩個字組成的詞語。
《水府》的拆分部首是“氵”和“廣”。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與水相關的事物;“廣”是府的部首,表示大的建築物。
根據漢字字典的記錄,《水府》的總筆畫數為14畫。
《水府》一詞源自于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水神居所。相傳,水神居住在海底深處的宮殿中,名曰“水府”。這個詞語後來引申為水中的宴會場所。
《水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水府”。
古代漢字中的《水府》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據目前所知,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和現代漢字無明顯差異,都是由“水”和“府”兩個字組成。
1. 他被邀請參加了水府上的盛大晚宴。
2. 在古代神話中,人們常常描述水神居住在水府中。
水府殿、水府宴、水府神、水府仙
水宮、水殿、水閣
陸府、陸上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