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薙禽狝的意思、草薙禽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薙禽狝的解釋

謂如刈割野草、搜捕禽獸似地予以殲滅。語出 唐 韓愈 《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獮之,盡根株痛斷乃止。”《明史·韓觀山雲等傳論》:“ 苗 蠻阻險自固,易動難服,自其性然。而草薙禽獮,濫殺邀功,貪貨賄,興事端,控馭乖方,綏懷無策,則鎮将之過也。” 清 方苞 《原人下》:“然人之道既無以自别於禽獸,而為天所絶,故不復以人道待之,草薙禽獮而莫之憫痛也。” 梁啟超 《論私德·私德堕落之原因》:“當内亂時……草薙禽獮之既久,司空見慣,而曾不足以動其心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草薙禽狝”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像割除野草、捕殺禽獸一樣。其中“薙”(tì)意為除草,“狝”(xiǎn)指殺戮。
    • 引申義:比喻不加區分地肆意屠殺,甚至帶有“斬草除根”的殘酷意味。
  2.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唐代韓愈的《送鄭尚書序》:“至紛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盡根株痛斷乃止。”,原指用極端手段處理難以治理的混亂局面,後多用于貶義,形容濫殺無辜。

  3. 用法與語境

    • 曆史文獻:如《資治通鑒·唐紀》中引用此詞批評統治者不辨是非的暴行:“欲草薙而禽狝之,能無亂乎?”。
    • 現代應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論,強調手段的殘酷性或批判無差别攻擊的行為。
  4. 讀音與字形

    • 拼音為cǎo tì qín xiǎn,需注意“薙”與“剃”形近但音義不同,“狝”為古代秋冬狩獵的專稱,此處引申為殺戮。

此成語含強烈貶義,常用于描述暴力鎮壓或過度清除的行為,使用時需注意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草薙禽狝》是一個比較罕見的詞語。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解釋和相關信息:

詞義

《草薙禽狝》是一個詞語組合,沒有确切的中文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該詞的拆分部首是“艹”、“艹”、“禾”、“牛”和“犬”,共有19個筆畫。

來源

《草薙禽狝》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可能是文學作品中的虛構詞語或者實際存在但用法罕見的詞彙。

繁體

《草薙禽狝》的繁體字為「草薙禽狝」。

古時候漢字寫法

由于《草薙禽狝》不是一個傳統的漢字詞語,因此不存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例句

由于《草薙禽狝》沒有确定的中文意義,無法提供例句。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草薙禽狝》不屬于常見的詞語,因此不存在相關的組詞、近義詞或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