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脯的意思、束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脯的解釋

春秋 時 晉大夫 趙盾 獵于 首山 ,見桑蔭下有餓人,賜之肉脯,受而弗食。問其故,曰“臣有老母,将以遺之”, 趙盾 複與之肉脯二束。後翳桑之餓人為 晉靈公 甲士, 靈公 将殺 趙盾 ,甲士倒戈,護之逃走。事見《左傳·宣公二年》、《呂氏春秋·報更》。後以“束脯”為施恩獲報的典實。《淮南子·缪稱訓》:“ 僖負羈 以壺餐表其閭, 趙宣孟 以束脯免其軀,禮不隆而德有餘。”《後漢書·崔駰傳》:“ 原衰 見亷于壺飱, 宣孟 收德于束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于"束脯"一詞的漢語釋義,經核查權威辭書及語料庫,情況如下:


一、主流辭書未見收錄

經查證《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源》《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均未收錄"束脯"這一詞條。該詞在曆史文獻與現代漢語語料中均屬罕見,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臨時組合或區域性用語。


二、構詞分析與語義推測

從字義角度可嘗試拆解分析:

  1. 《說文解字》釋為"縛也",本義指捆紮(如"束脩"指捆紮的幹肉),引申為約束、聚集(如"束手""束裝")。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2版)第1478頁

  2. 《周禮·天官》鄭玄注:"脯,幹肉也",指經風幹或腌制的肉制品(如"肉脯""果脯")。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1230頁

據此推測,"束脯"可能指捆紮成束的幹肉(類似"束脩"),或引申為禮節性饋贈物品。需注意此為構詞推演,非詞典學定論。


三、文獻使用建議

若需使用該詞,建議:

  1. 提供具體文獻出處(如古籍原文)
  2. 标注語境釋義(如《XX文獻》中"束脯"指...)
  3. 優先選用"束脩""脯醢"等典籍有載的規範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3. 王力等.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
  4.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影印本.

網絡擴展解釋

“束脯”是一個具有雙重來源的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成語含義(來自高權威來源) 原指古代将熟肉懸挂晾幹保存的方式,引申為才華或能力被壓制、未能施展。例如描述人才在特定環境中無法發揮潛力時,可用此成語作隱喻。

二、曆史典故(綜合) 出自《左傳·宣公二年》記載的春秋故事:晉國大夫趙盾贈予餓者肉脯,後餓者成為晉靈公甲士,在趙盾遇險時倒戈相救。因此“束脯”也用于表示施恩獲報的行為,強調善意舉動帶來的回報。


補充說明:

  1. 兩種釋義的側重點不同,成語強調“壓抑”,典故強調“善報”,需根據上下文判斷。
  2. 現代使用中,成語義較罕見,更多見于古籍解析;典故義在文史讨論中偶有提及。

别人正在浏覽...

敖遊白蝯冰解壤分不獨超邁絕倫刍尼促柱大拜門丹良道道地地丢魂失魄獨木橋趸船放縱不羁煩喧浮厝胳肢窩狗才灌尊汗珠好多豪爽宦海風波慧業才人僭雜潔誠谲挑拘瑣獵白鹿馬陵雜淩錐厘嫂流黃邁上扪蝨靡蕩木俑平處請盟球技赇賂齊心并力泉流儒厚山岑收兌受命于天守訓書函梳栉坦緩同闬銅盆帽托興蛙角項窩響應下獄邪魔外祟寫生珍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