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柎的意思、束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柎的解釋

編紮木筏。《管子·輕重甲》:“ 桀 者,冬不為杠,夏不束柎,以觀凍溺。”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何如璋 雲:“束柎者,以木為桴,相比系之,浮水以渡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該詞最早見于《管子·輕重甲》:“桀者,冬不為杠,夏不束柎,以觀凍溺。”

三、學術注解

郭沫若等學者在《管子集校》中引何如璋的注釋:“束柎者,以木為桴,相比系之,浮水以渡也。”進一步說明其指代木筏的編紮過程。

四、相關延伸

“束柎”屬于古代生産生活詞彙,現代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先秦文獻或古代交通方式時仍有參考價值。需注意與形近詞如“束紒”(束發為髻)、“束衽”(整衣示敬)等區分(參考、4)。

若需進一步探究,建議結合《管子》原文及注疏類文獻綜合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柎》的意思

《束柎》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意思是用繩索或束縛來捆綁或約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柎》這個字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zhú)是竹部,右邊是“木”(mù)是木部。它的總筆畫數為十三畫。

來源和繁體

《束柎》是一個古代漢字,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字發展過程。目前,這個字在繁體字中仍然保留了原本的形狀,并保持着相同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經曆了多次變化。《束柎》字在古時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例如:早期的寫法中,竹部的左邊有一點,表示竹子的分枝;另外,木部的頂部有一個橫杆,表示樹幹的末梢。這些變化使得字形更為複雜,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狀逐漸趨于簡化。

例句

1. 他用繩子把箱子裡的東西束柎起來。

2. 這項規定束柎了我的行動自由。

3. 他被束柎住無法解脫。

組詞

1. 柎木 (fú mù):柎木是指制作工具或器物時使用的束縛木塊。

2. 束縛 (shù fù):束縛是指用繩索、枷鎖等方法限制人的自由行動。

3. 牽制 (qiān zhì):牽制是指通過約束對方的活動,限制對方的行動自由。

近義詞

1. 捆綁 (kǔn bǎng)

2.約束 (yuē shù)

反義詞

自由 (zì yóu)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