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方的意思、書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方的解釋

記錄送死物件數目的方闆。《禮記·曲禮下》:“書方,衰、兇器:不以告,不入公門。” 孔穎達 疏:“書,謂條録送死者物件數目多少,如今死人移書也;方,闆也。百字以上,用方闆書之,故雲書方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書方”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古代喪葬禮儀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書方”指記錄喪葬陪葬物品數目及信息的方闆。在古代禮儀中,送葬時需将陪葬物品的清單書寫于方闆上,以便清點和管理。這一用法源自《禮記·曲禮下》的記載:“書方,衰、兇器:不以告,不入公門。”

2.詞源解析

3.曆史背景與用途

古代喪禮中,“書方”是進入公門(如宮廷、官府)的必備憑證。若未提前告知喪事相關物品(如孝服、棺木等),則需通過“書方”列明清單,方可攜帶入内,體現了禮制的嚴謹性。

4.現代引申與争議

部分現代資料(如)提到“書方”可引申為“書籍中的方法或方針”,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對詞語的重新解讀或誤用。傳統語境中,“書方”仍特指喪葬記錄工具。

5.例句參考

“書方”是古代禮儀制度下的專用術語,現代使用較少。如需引用,建議結合《禮記》等經典文獻,避免與現代引申義混淆。更多細節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方》的意思

《書方》是一個漢字詞語,原指書寫方式或書寫規範。也可以用來指代方正、端莊的書寫風格。在現代漢語中,它常常被用來形容文章或文字的規範和整齊。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方》是一個由兩個部首組成的漢字。它的左邊部首是“書”,也可以叫做“《”,表示書籍;右邊部首是“方”,表示方正、縱橫。

根據《漢字結構規範》的規定,它的筆畫數是8畫。左邊部首“書”占了4畫,右邊部首“方”占了4畫。

來源

《書方》的來源早期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人們對于書籍的制作和書寫非常注重規範和整齊。因此,這個詞逐漸形成并被用來形容書寫的要求。現代漢語中,它仍然保留着這個意義。

繁體

《書方》的繁體字為「書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書方》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但總體上保持了左邊是“書”字部首,右邊是“方”字部首的結構。不同朝代的字形存在差異,但原意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的書寫非常敬業,每個字都寫得十分《書方》。

2. 這篇文章的風格很《書方》,字句整齊有序。

3. 請按照《書方》要求,規範你的作文。

組詞

1. 書法: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強調對于字形的筆劃、結構和布局的設計。

2. 筆畫:漢字中的基本構造單位,是書寫漢字所需的筆畫動作。

3. 規範:按照一定的标準和要求進行規定和執行。

近義詞

1. 範本:指作為規範或樣闆的文字或事物。

2. 規整:形容整齊有序。

反義詞

1. 草率:形容潦草、隨意而不規範。

2. 散漫:形容松散、不整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