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牡丹的别名。 唐 陸龜蒙 《偶辍野蔬寄襲美》詩:“行歇每依鴉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 明 唐寅 《題牡丹畫》詩:“穀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清 陳維崧 《水調歌頭·舍南庭前牡丹将放詞以催之》詞:“豆吐蠶婆緑,花綻鼠姑紅。”
(2).鼠婦的别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鼠婦》。
“鼠姑”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中文詞彙,其解釋如下:
植物指代
鼠姑是牡丹(學名:Paeonia × suffruticosa)的别稱之一,常見于古籍與詩詞中。例如唐代陸龜蒙的詩句“挑頻時見鼠姑心”,明代唐寅的《題牡丹畫》也提到“穀雨花枝號鼠姑”。
文化意義
牡丹因其雍容華貴的姿态,象征富貴、圓滿,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根皮(丹皮)可入藥,具有涼血散瘀等功效。
動物指代
鼠姑也指代“鼠婦”,即一種小型陸地甲殼類動物,形似潮蟲,多見于潮濕環境。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三·鼠婦》中記載其藥用價值,可緩解疝氣、瘀血等症狀。
實際應用
古代醫書提到鼠婦用于治療婦女惡血、瘡瘍等症,但現代較少作為常用藥材。
“鼠姑”一詞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在文學或植物學中多指牡丹,而醫藥典籍中可能指鼠婦。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本草綱目》或牡丹相關文獻。
鼠姑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具有多重含義。
首先,我們來拆分鼠姑的部首和筆畫。鼠的部首是‘鼠’字的部首,姑的部首是‘女’字的部首。鼠的筆畫數是13畫,姑的筆畫數是8畫。
鼠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話傳說,相傳有一種能夠變身成人形的仙鼠,它以女子的形态示人,被稱為“鼠姑”。在後來的文學著作中,鼠姑逐漸成為描寫出色女性美麗動人的形象。
在繁體字中,鼠姑的寫法和簡體字中的寫法基本相同,隻是一些字的結構稍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鼠姑的表達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鼠可以寫作鼠辶,辶是指“走”的意思;姑可以寫作姑也是,也是指女子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鼠姑這個詞的例句:
組詞方面,與鼠姑相關的詞語有鼠目寸光、姑娘等。
鼠姑的近義詞可以是美女、佳人等,反義詞可以是丑女、醜陋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