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牡丹的别名。 唐 陆龟蒙 《偶辍野蔬寄袭美》诗:“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 明 唐寅 《题牡丹画》诗:“穀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清 陈维崧 《水调歌头·舍南庭前牡丹将放词以催之》词:“豆吐蚕婆緑,花绽鼠姑红。”
(2).鼠妇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鼠妇》。
“鼠姑”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中文词汇,其解释如下:
植物指代
鼠姑是牡丹(学名:Paeonia × suffruticosa)的别称之一,常见于古籍与诗词中。例如唐代陆龟蒙的诗句“挑频时见鼠姑心”,明代唐寅的《题牡丹画》也提到“穀雨花枝号鼠姑”。
文化意义
牡丹因其雍容华贵的姿态,象征富贵、圆满,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根皮(丹皮)可入药,具有凉血散瘀等功效。
动物指代
鼠姑也指代“鼠妇”,即一种小型陆地甲壳类动物,形似潮虫,多见于潮湿环境。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鼠妇》中记载其药用价值,可缓解疝气、瘀血等症状。
实际应用
古代医书提到鼠妇用于治疗妇女恶血、疮疡等症,但现代较少作为常用药材。
“鼠姑”一词需结合语境区分具体含义:在文学或植物学中多指牡丹,而医药典籍中可能指鼠妇。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本草纲目》或牡丹相关文献。
鼠姑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我们来拆分鼠姑的部首和笔画。鼠的部首是‘鼠’字的部首,姑的部首是‘女’字的部首。鼠的笔画数是13画,姑的笔画数是8画。
鼠姑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传说,相传有一种能够变身成人形的仙鼠,它以女子的形态示人,被称为“鼠姑”。在后来的文学著作中,鼠姑逐渐成为描写出色女性美丽动人的形象。
在繁体字中,鼠姑的写法和简体字中的写法基本相同,只是一些字的结构稍有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鼠姑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鼠可以写作鼠辶,辶是指“走”的意思;姑可以写作姑也是,也是指女子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使用鼠姑这个词的例句:
组词方面,与鼠姑相关的词语有鼠目寸光、姑娘等。
鼠姑的近义词可以是美女、佳人等,反义词可以是丑女、醜陋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