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刀的意思、書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刀的解釋

在竹木簡上刻字或削改的刀。古稱削, 漢 人稱書刀。《釋名·釋兵》:“書刀,給書簡劄有所刊削之刀也。”《隸釋·漢國三老袁良碑》:“今特賜錢十萬,雜繒卅匹,玉具、劍佩、書刀、繡文印衣、無極手巾各一。”《資治通鑒·漢獻帝初平二年》:“後 紹 遣使詣 邈 ,有所計議,與 邈 耳語; 馥 在坐上,謂為見圖,無何,起至溷,以書刀自6*殺。” 胡三省 注:“時雖已有紙,猶多用刀筆書,故有書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書刀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書刀”是古代用于竹木簡刻寫或修改的專用工具,其含義和用途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定義
    書刀是古代在竹木簡上刻字、削改文字的工具。先秦時期稱為“削”,漢代開始普遍稱“書刀”。其功能類似現代修正工具,用于刮除簡牍上的錯誤文字以便重新書寫。

  2. 曆史演變與文獻記載

    • 《釋名·釋兵》記載:“書刀,給書簡劄有所刊削之刀也”,說明其用途與簡牍書寫直接相關。
    • 《資治通鑒》提到漢獻帝時期官員韓馥因誤解密謀,“以書刀自殺”,側面反映書刀作為隨身工具的普及性。
  3. 形制與材質
    書刀多為青銅或鐵制,形制短小鋒利,便于攜帶和精細操作。漢代常将其與玉具劍、印衣等并列為賞賜物品(如《漢國三老袁良碑》記載)。

  4. 文化意義
    作為簡牍時代的重要工具,書刀見證了古代文字載體的演變,其功能逐漸被紙張普及後的筆墨替代。

書刀是簡牍書寫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修正工具,兼具實用性與曆史研究價值。若需進一步了解其考古實物或具體形制,可查閱漢代出土文物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書刀》的意思

《書刀》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用來裁剪書頁的一種小刀,也稱為書籍裁剪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書刀》的第一個字是“書”,部首是“言”,總筆畫數為4。

《書刀》的第二個字是“刀”,部首是“刀”,總筆畫數為2。

來源

《書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書籍多采用竹簡或紙張制作,這些材料容易破損。為了修複或裁剪書籍,人們發明了專門用來裁剪書頁的小刀,即《書刀》。

繁體

《書刀》的繁體寫法為「書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字形的演變和改變很多。關于《書刀》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漢字相似。

例句

1. 她用《書刀》小心翼翼地裁剪着舊書的頁邊。

2. 這把古老的《書刀》是我曾曾祖父傳下來的。

組詞

1. 書籍:指印刷或手抄的寫有文字的紙張。

2. 裁剪:指根據需要調整、改變尺寸或形狀。

3. 刀具:泛指用來切割、割傷或工作的器具。

近義詞

書刀的近義詞包括書籍裁剪刀、裁書刀。

反義詞

書刀的反義詞可以是其他與裁剪書頁無關的刀具,例如:菜刀、水果刀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