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帶結發的意思、束帶結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帶結發的解釋

束系衣帶,挽起發髻。謂出仕。 唐 韓愈 《争臣論》:“庶巖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髮,願進於闕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束帶結發"是由"束帶"和"結發"兩個古代禮儀動作組成的複合詞,在漢語詞典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

一、詞源解析

  1. 束帶:指整理腰帶,象征端正儀表。《漢語大詞典》解釋為"整飾衣帶,表示端莊"。古代官員朝會時需"束帶立朝",如《論語·公冶長》載"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2. 結發:原指男女成年禮,男子加冠束發,女子及笄绾髻。《禮記·内則》載"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後引申為婚姻結合之意。

二、複合詞義 該詞組合後特指兩種禮儀場景:

  1. 成人儀式:指男子行冠禮時既要束腰帶又要結發髻的完整儀軌,如《新唐書·禮樂志》記載的"束帶結發,三加彌尊"。
  2. 婚俗禮儀:象征新人正式結為夫婦,《樂府詩集·古辭》有"結發同枕席"的描述,唐代婚儀中新郎需完成"束帶結纓"的步驟。

三、文化延伸 該詞在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作典故,如李白《别内赴征》"結發未識事,所交盡豪雄",既指成年又暗喻婚姻狀态。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形容端莊儀态或代指原配夫妻關系。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 《禮記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樂府詩集》卷三十八 《唐代婚姻禮俗考》文史哲出版社 《李太白全集》卷十五

網絡擴展解釋

“束帶結發”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指“束系衣帶,挽起發髻”,實際引申為準備出仕為官的象征。古代男子成年後通過整理衣冠、束發等儀容動作,表達對仕途的鄭重态度。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唐代韓愈《争臣論》:“庶岩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發,願進于阙下。”,意為隱士聽聞賢臣事迹後,整理儀容準備入朝為官。

  3. 讀音注意

    • “結”讀作jié(非“結果”的jiē)
    • “發”讀作fà(指“頭發”,非“發展”的fā)
  4.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作謂語、定語,屬書面語。
    • 成語結構:聯合式(ABCD型),中性色彩,多用于描述古代士人出仕前的儀态。
  5. 現代應用
    現今多用于文學作品或曆史描述中,體現對古代禮儀文化的追溯,口語中使用較少。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韓愈原文語境,可參考、6、9的《争臣論》相關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帽白石道人歌曲八門磅磄爆裂跋語便宴妣考不死不活蠶兒單銜蹈利調撫吊臨敵國丢面子笃深封錫桻子覆盎扶曳鼓浪環鈎環帀滑天下之大稽花庭婚變或若虎跳峽狡焉思逞蛟篆驚皇失措禁缪匡時庫局攬辔澄清老當利害得失龍斿買笑尋歡名實難副拿頂乞丐熱地上螞蟻日理萬機掃神情自若時憲法壽國亭院通車銅角委過問名財五角星[形]無名錢銜碑鄉移稀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