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傳的意思、書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傳的解釋

(1).著作;典籍。《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括 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後漢書·班超傳》:“﹝ 班超 ﹞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新唐書·方技傳·王遠知》:“ 遠知 少警敏,多通書傳,事 陶弘景 ,傳其術,為道士。” 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編》卷二:“ 成岫 ,字 雲友 , 錢塘 人,略涉書傳。手談齒句,鬭茗彈絲,并皆精妙。”

(2).有關《尚書》經義的傳述解釋。如 明 劉三吾 等撰有《書傳會選》、 胡廣 等撰有《書傳大全》。

謂以文字書劄傳述;傳遞書信。《史記·範雎蔡澤列傳》:“ 王稽 遂與 範雎 入 鹹陽 。已報使,因言曰:‘ 魏 有 張祿 先生,天下辯士也。曰“ 秦王 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 唐 杜荀鶴 《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詩:“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鶴書傳海畔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書傳"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根據《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的解釋,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個義項:

一、特指《尚書》注疏 指對《尚書》這部儒家經典的傳注與解說。該用法始見于漢代,《史記·晁錯列傳》記載"孝文帝時,天下無治《尚書》者,獨聞濟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書》",後衍生出《書傳》這一注解體裁。宋代朱熹所著《書傳》即為典型代表,該書系統闡釋《尚書》的微言大義,成為元明清三代科舉考試的标準讀本。

二、泛指典籍著述 作為并列結構的複合詞時,"書"指典籍著作,"傳"指人物傳記或注釋解說,合稱可代指各類文獻資料。清代《四庫全書總目》中"書傳"即取此義,如《曝書亭書傳》指朱彜尊的藏書目錄。該用法在《古代漢語詞典》中标注為"書籍與傳記"的合稱,如《宋史·藝文志》著錄的"曆代書傳"即涵蓋史書與人物傳記。

主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 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2020年修訂版
  3. 中華書局《辭源》,2018年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書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基本含義

  1. 傳遞書信或文字記錄
    指通過書面形式(如書信、文書)傳遞信息。例如《史記·範雎蔡澤列傳》提到“不可以書傳也”,強調某些信息不宜書面傳遞。

  2. 泛指著作與典籍
    指代書籍、文獻或經典著作。如《後漢書·班超傳》中“涉獵書傳”,意為廣泛閱讀各類典籍。


二、專指《尚書》的注釋

  1. 特指《尚書》的傳述與注解
    作為經學名詞,指對《尚書》經義的闡釋。例如明代劉三吾《書傳會選》、胡廣《書傳大全》均屬此類注解性著作。

三、擴展用法

  1. 知識傳播的象征
    成語化用法中,“書傳”可引申為“通過書籍傳承學問”,如“書傳後世”強調文化延續。

讀音與語境

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漢典》《史記》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案問寶籞博辯不識相慚歎蠶屋槌擊詞賦此家大诰當爐道經廠釣台底居滌綸耳目昭彰迩月惡煞飯主蜂窩煤服飨嘓哝號噭花信風花靥誨翰兼乘蛟胎孑身金公今昔積勩鈞批柯幹栾社買櫂谟猷諾諾複爾爾配售破蕾淺見七八下裡青眼乞期設修詩具鼠輩束上起下恕思讨巧天烖頭會箕斂屠割土毛文無蝸殼居塢壁汙池無氈謝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