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布的意思、疏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布的解釋

素布;粗布。《禮記·禮器》:“犠尊疏布鼏。” 孔穎達 疏:“疏,麤也。鼏,覆也。謂郊天時以麤布為巾以覆尊也。” 唐 杜甫 《逃難》詩:“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明史·循吏傳·湯紹恩》:“為人寬厚長者,性儉素,内服疏布,外以父所遺故袍襲之。” 清 劉大櫆 《胡母謝太孺人傳》:“太孺人身所禦者,疏布縞衣,補紉至再三,而澣濯必使其鮮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疏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粗疏的麻布或織造較為稀疏的布。具體解釋如下:

  1. 字義解析:

    • 疏:本義指疏通、疏導,引申為事物之間空隙大、不緊密、粗糙。在描述織物時,特指經緯線之間的間隙較大,質地不細密。
    • 布:指用麻、葛、棉等纖維織成的織物的總稱。在古代,主要指麻布。
    • 因此,"疏布"字面意思就是織得稀疏、質地粗糙的麻布。
  2. 具體含義與用途:

    • 粗麻布:這是"疏布"最直接的含義。區别于精細的絲綢或織造緊密的細麻布,疏布是較為低檔、粗糙的織物。
    • 古代禮儀與日常用品:
      • 喪服:在古代喪禮中,"疏布"常被用作制作喪服的布料,體現其質樸、粗陋的特點,符合喪禮的哀戚之情。例如,《禮記》中記載喪服用"疏布"。
      • 祭祀用品:也用于包裹或覆蓋某些祭祀用品。
      • 日常穿着與用品:平民百姓或特定場合也可能穿着或使用這種粗布。
  3. 現代理解:

    • 在現代漢語中,"疏布"一詞已非常罕用,屬于古語詞。其含義可以理解為粗麻布或粗布。當我們閱讀古籍或研究古代文化、禮儀時,會遇到這個詞。

權威來源參考依據(基于經典辭書釋義):

“疏布”指古代一種織造稀疏、質地粗糙的麻布。它主要用于制作喪服、包裹祭祀用品,或作為平民的日常衣料,體現了其質樸、粗陋的特性。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屬于古語詞,其含義可理解為粗麻布或粗布。對其理解需結合古代文獻記載和禮儀制度。

網絡擴展解釋

“疏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疏布指素布或粗布,即未經精細加工的布料,質地較為粗糙。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文獻中均有記載,例如《禮記·禮器》提到“犠尊疏布鼏”,孔穎達注釋為“疏,麤(粗)也”,說明古代祭祀時用粗布覆蓋禮器。唐代杜甫的詩句“疏布纏枯骨”也體現了其作為簡陋材質的用途。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例證

  1. 禮儀用途:古代祭祀時用疏布覆蓋尊器,體現莊重與質樸(《禮記》)。
  2. 生活描寫:杜甫詩中用“疏布纏枯骨”反映戰亂中百姓的貧苦。
  3. 人物品性:《明史》記載湯紹恩穿疏布衣物,突出其節儉的品德。

四、相關延伸

“疏布”在古籍中多與簡樸、實用相關聯,與“錦緞”等精細織物形成對比。此外,竹制疏布(如“竹疏布”)是古代南方用竹子紡織的特殊粗布,但此義項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漢典》《禮記》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比伍不蠲猜害冊葉插犋倡飲陳力侈談怆怆垂憫脆薄毳罽村戍打江山宕跌道妙搭腰煩性貴兆果介毫帛鶴唳彗氣簡碼交屬嘉肴借親驚眠金鸂鶒寄榻舊營生浚哲困寠勞勳梁宮麟角鬥緑朝雲懵憕墨分五色納喊鬧烘烘溥博牆合淺知伽伽青屎清虛洞府勤職閃邊申請書霜鳥屬稿術業素木牀鐵甲兵輪土德王師無生之學小遺洩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