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布的意思、疏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布的解釋

素布;粗布。《禮記·禮器》:“犠尊疏布鼏。” 孔穎達 疏:“疏,麤也。鼏,覆也。謂郊天時以麤布為巾以覆尊也。” 唐 杜甫 《逃難》詩:“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明史·循吏傳·湯紹恩》:“為人寬厚長者,性儉素,内服疏布,外以父所遺故袍襲之。” 清 劉大櫆 《胡母謝太孺人傳》:“太孺人身所禦者,疏布縞衣,補紉至再三,而澣濯必使其鮮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疏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疏布指素布或粗布,即未經精細加工的布料,質地較為粗糙。這一解釋在多個權威文獻中均有記載,例如《禮記·禮器》提到“犠尊疏布鼏”,孔穎達注釋為“疏,麤(粗)也”,說明古代祭祀時用粗布覆蓋禮器。唐代杜甫的詩句“疏布纏枯骨”也體現了其作為簡陋材質的用途。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例證

  1. 禮儀用途:古代祭祀時用疏布覆蓋尊器,體現莊重與質樸(《禮記》)。
  2. 生活描寫:杜甫詩中用“疏布纏枯骨”反映戰亂中百姓的貧苦。
  3. 人物品性:《明史》記載湯紹恩穿疏布衣物,突出其節儉的品德。

四、相關延伸

“疏布”在古籍中多與簡樸、實用相關聯,與“錦緞”等精細織物形成對比。此外,竹制疏布(如“竹疏布”)是古代南方用竹子紡織的特殊粗布,但此義項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漢典》《禮記》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疏布》的意思

《疏布》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對布匹進行縫制時,将布與布之間的線縫開,又稱為"開線"或"開膠線"。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後續的裁剪、改造或者修補。

《疏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疏布》的拆分部首是“疒”和“巾”。其中,“疒”通常表示與疾病相關的意義;“巾”表示與帽子或頭巾相關的意義。

《疏布》共有10個筆畫。

《疏布》的來源

《疏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紡織工藝。在古代,人們使用手工織布,而且布料較為稀缺,因此在使用布料時需要節約使用。當需要對布料進行裁剪或修補時,發現布料上有默認的線縫需要拆除,以節省布料。

《疏布》的繁體字

《疏布》的繁體字為「疏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疏布」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疏布》的例句

1. 她小心翼翼地将線頭撥出,開始疏布。

2. 為了修補衣服上的破洞,我需要先疏布。

《疏布》的組詞

1. 疏布工:指從事疏布工作的人。

2. 疏布品:指經過疏布處理後的布料。

3. 疏布機:指用于疏布的機器設備。

《疏布》的近義詞

1. 開線

2. 開膠線

《疏布》的反義詞

合布:指将不同的布片縫在一起,使之合為一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