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绡的意思、霜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绡的解释

白绫。亦指画在白色绫子上的真容。 唐玄宗 《题梅妃画真》诗:“霜綃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宋 柳永 《西施》词之三:“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写霜綃。”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一:“珠璣错落照兰室,龙蛇偃蹇蟠霜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霜绡是汉语中具有古典意象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文学意象及文化内涵三个角度解析:

一、字源解析

“霜”本指接近零度时水汽凝华形成的白色冰晶,《说文解字》释为“丧也,成物者”,后引申为白色、洁净的象征;“绡”在《康熙字典》中释义为“生丝缯”,特指未染色的轻薄丝织物。二字结合后,“霜绡”字面指如霜般洁白、似绡般轻薄的丝织品。

二、文学意象

在古代诗词中,霜绡多被赋予象征意义。唐代白居易《题旧写真图》用“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以霜绡代指画像绢帛,暗喻物是人非;宋代吴文英《法曲献仙音》中“蝉影绡衣,鬓簪霜缕”,则借霜绡比喻女子鬓发如薄绢覆雪,强化清冷美感。

三、文化内涵

该词承载着中国古代丝织工艺与审美意识的融合,《天工开物》记载江南“冰纨霜绡”的织造技艺,印证其作为高端丝织品的物质属性;《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描写晴雯“冰鲛之縠,枫露之茗”,其中“冰鲛縠”与霜绡属同类物象,均体现文人雅士对高洁品格的寄托。

网络扩展解释

“霜绡”是一个古典文学中较为少见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词义

指白色丝绸(白绫),特指用来绘制人物画像的白色丝质材料。如唐玄宗《题梅妃画真》中“霜绡虽似当时态”,正是用白绫画肖像的例证。

二、延伸含义

在诗词中常被赋予双重意象:

  1. 物质载体:作为绘画载体时,暗含对人物容颜的永恒追忆,如柳永词中“将憔悴、写霜绡”
  2. 视觉象征:“霜”突出丝绸的洁白冷冽感,“绡”强化材质的轻薄特性,组合后形成清冷雅致的意境。

三、字源解析

该词多见于唐宋诗词,现代已鲜少使用。如需深度考证,可参考《全唐诗》等古籍中涉及梅妃、柳永作品的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吊比假博赛不稳创口舛互催迸待等大茂山垫踹窝甸徒抵死漫生楯栏俄测风火事贵尚闺台鼓架海州常山和头河漳懽娱旌信尽实旧岁撅丁勑厉兰因絮果连三接五俪巧历远麻捣蒙漪迷狂能法浓浊女古频频樵服清耸衽席之爱日额日圭沈恩深根固蔕寺省私增松斋诉辩同盘偷梁换柱徒辈吞咽外邸危然未形渥泽五禽戏小故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