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署的意思、霜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署的解釋

禦史台的别稱。 唐 王勃 《上從舅侍郎啟》:“昨弟 勛 至,奉命以憲臺詩十首垂示,氣橫霜署,彩洞雲扃。” 唐 陳子昂 《為陳禦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鞠躬霜署,謬覩于天章;逖聽鈞臺,側聞於帝樂。” 唐 蘇味道 《始背洛城秋郊矚目奉懷台中諸侍禦》詩:“薄遊忝霜署,直指戒冰心。”參見“ 霜臺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霜署”是古代對禦史台的别稱,主要用于唐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霜署”由“霜”和“署”組合而成:

    • 霜:象征肅殺、威嚴,暗指禦史台執法的嚴明;
    • 署:指官署、公署,即辦公機構。
      合稱“霜署”即代指禦史台,因其職責涉及監察、彈劾,需如寒霜般公正凜冽。
  2. 文獻例證
    唐代文人作品中多次出現該詞:

    • 王勃《上從舅侍郎啟》提到“氣橫霜署”,形容禦史台的氣勢;
    • 陳子昂《為陳禦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以“霜署”指代禦史官員的工作場所。
  3. 相關延伸
    禦史台在唐代負責監察百官,地位顯赫。類似别稱還有“霜臺”“憲臺”,均通過自然意象(霜、冰)強化其權威性。

“霜署”是唐代對禦史台的雅稱,融合了機構職能與文學意象,常見于公文、詩文中,體現古代官署命名的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霜署》的意思

《霜署》一詞來源于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泛指冬季的景象。這個詞以凄冷、寒冷為主題,形容了冬季的寒冷氛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霜署》一詞的拆分部首是雨(雨水)和示(礻)。其中,雨作為“堇部”的部首,示則作為“示部”的部首。

《霜署》一詞的總筆畫數為17畫。其中,雨部的筆畫數為8畫,示部的筆畫數為9畫。

來源和繁體

《霜署》一詞最初出現在《紅樓夢》第二十一回的描寫中。它以“鵝毛飛舞霜落時”的詩句表達了冬季寒冷的意境,形容了一個溫暖優美的屋子被寒冷的霜氣侵襲的景象。

在繁體字中,霜字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書寫,而署字在繁體字中為「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霜署》這個詞的古時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基本一緻。

例句

1. 早晨,天窗上結滿了晶瑩的霜署,整個天空都是一片銀白。
2. 冬日的黎明,大地上覆蓋着一層厚厚的霜署,寒氣逼人。

組詞

1. 霜寒:形容寒冷的冬季。
2. 署名:标明作者或機構的姓名。
3. 霜雪:形容天空中飄落的雪花。
4. 署文:指寫給下屬或送信等寫的文字。

近義詞

1. 霜冷:同樣形容寒冷的季節或氣候。
2. 寒冷:形容天氣或環境冷的。

反義詞

暖和:與寒冷相對,形容溫度較高或環境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