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署的意思、霜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署的解释

御史台的别称。 唐 王勃 《上从舅侍郎启》:“昨弟 勛 至,奉命以宪臺诗十首垂示,气横霜署,彩洞云扃。” 唐 陈子昂 《为陈御史上奉和秋景观竞渡诗表》:“鞠躬霜署,谬覩于天章;逖听钧臺,侧闻於帝乐。” 唐 苏味道 《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诗:“薄游忝霜署,直指戒冰心。”参见“ 霜臺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霜署”是古代对御史台的别称,主要用于唐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霜署”由“霜”和“署”组合而成:

    • 霜:象征肃杀、威严,暗指御史台执法的严明;
    • 署:指官署、公署,即办公机构。
      合称“霜署”即代指御史台,因其职责涉及监察、弹劾,需如寒霜般公正凛冽。
  2. 文献例证
    唐代文人作品中多次出现该词:

    • 王勃《上从舅侍郎启》提到“气横霜署”,形容御史台的气势;
    • 陈子昂《为陈御史上奉和秋景观竞渡诗表》以“霜署”指代御史官员的工作场所。
  3. 相关延伸
    御史台在唐代负责监察百官,地位显赫。类似别称还有“霜臺”“宪臺”,均通过自然意象(霜、冰)强化其权威性。

“霜署”是唐代对御史台的雅称,融合了机构职能与文学意象,常见于公文、诗文中,体现古代官署命名的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霜署》的意思

《霜署》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泛指冬季的景象。这个词以凄冷、寒冷为主题,形容了冬季的寒冷氛围。

拆分部首和笔画

《霜署》一词的拆分部首是雨(雨水)和示(礻)。其中,雨作为“堇部”的部首,示则作为“示部”的部首。

《霜署》一词的总笔画数为17画。其中,雨部的笔画数为8画,示部的笔画数为9画。

来源和繁体

《霜署》一词最初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的描写中。它以“鹅毛飞舞霜落时”的诗句表达了冬季寒冷的意境,形容了一个温暖优美的屋子被寒冷的霜气侵袭的景象。

在繁体字中,霜字保持了与简体字相同的书写,而署字在繁体字中为「署」。

古时候汉字写法

《霜署》这个词的古时汉字写法与现代汉字写法基本一致。

例句

1. 早晨,天窗上结满了晶莹的霜署,整个天空都是一片银白。
2. 冬日的黎明,大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霜署,寒气逼人。

组词

1. 霜寒:形容寒冷的冬季。
2. 署名:标明作者或机构的姓名。
3. 霜雪:形容天空中飘落的雪花。
4. 署文:指写给下属或送信等写的文字。

近义词

1. 霜冷:同样形容寒冷的季节或气候。
2. 寒冷:形容天气或环境冷的。

反义词

暖和:与寒冷相对,形容温度较高或环境舒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