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像霜一樣皎潔。 南朝 梁 沉約 《謝敕賜絹葛啟》:“素采冰華,絺文霜潔,變溽暑於閨閤,起涼風於襟袖。” 唐 白居易 《池上清晨侯皇甫郎中》詩:“池幽緑萍合,霜潔白蓮香。” 宋 趙彥端 《瑞鶴仙》詞:“看景星朝覩,洗空霜潔。”
(2).喻品德高潔。 唐 柳宗元 《為李京兆祭楊凝郎中文》:“惟靈清标霜潔,馨德蘭薰,沖和茂著,孝友彰聞。”
“霜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像霜一樣皎潔”。霜在自然中呈現晶瑩剔透、潔淨無瑕的形态,因此常被用來形容事物的純淨或明亮。
例句:
引申為“品德高潔”,多用于贊美人物的高尚情操或清廉正直的品格。
例句:
相關引用來源、、等權威釋義。
《霜潔》是指清晨或寒冷天氣中,大地表面被霜覆蓋而顯得潔白清冷的景象。它形容了自然界在冬季中的一種美麗景色。
《霜潔》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其部首分别是「雨」和「土」。其中「雨」部表示雨水的意思,「土」部表示土地的意思。總體來說,《霜潔》這個詞的構造比較簡單,共有7個筆畫。
《霜潔》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文學創作,旨在形容冷冽的冬季景色。古詩中常常使用這個詞來描繪五裡霜潔、萬山秀麗的場景。
《霜潔》的繁體字為「霜潔」。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霜潔》在古時候的寫法為「霜潔」。
1. 清晨的大地上,潔白的霜潔覆蓋一片。
2. 寒冷的冬日,萬裡山巒上潔白如霜潔。
1. 霜冷:形容霜氣所帶來的寒冷。
2. 潔白:形容非常幹淨明亮的白色。
霜冰、冰潔、冰雪
清淨、炎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