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節的意思、霜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節的解釋

(1).指竹。 唐 白居易 《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詩:“久持霜節苦,新託露根難。” 宋 蘇轼 《谷林堂》詩:“穉竹真可人,霜節已專車。”

(2).猶霜操。堅貞的節操。 元 王恽 《李夫人畫蘭歌》:“五十年來抱霜節,固知色相皆空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霜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其用法和出處可結合古代詩文進行解析:

一、指代“竹”

  1. 象征意義:因竹在寒冬中仍保持青翠,古人常以“霜節”比喻竹的堅韌品格。
  2. 詩文例證:
    • 唐代白居易《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提到“久持霜節苦,新託露根難”,以“霜節”形容竹曆經風霜的頑強生命力。
    • 宋代蘇轼《谷林堂》中“穉竹真可人,霜節已專車”,通過“霜節”強調竹的挺拔與氣節。

二、比喻堅貞的節操

  1. 引申含義:由竹的意象延伸至人的品格,指代高尚、不屈的節操。
  2. 例證:
    • 元代王恽《李夫人畫蘭歌》中“五十年來抱霜節,固知色相皆空寂”,以“霜節”贊頌人物堅守信念的德行。

來源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多部古籍及權威詞典(如漢典)的注解,詞義的文學性較強,常見于古典詩文。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相關詩詞集或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霜節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冬節氣相鄰,通常出現在11月7日至11月22日之間。霜節的意思是“降霜的時節”,意味着天氣開始寒冷,霜降開始出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霜(雨部,6畫)、節(竹部,9畫)。

來源:霜節最早出現在《周禮》中,用以表示秋季農事的開始。《周禮》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之一,記載了周朝時期的禮儀制度。霜節也經常在古代詩詞中出現,如唐代杜牧的《韋莊夢得》:“霜節連天渚,寒禽下沼塘。”

繁體:霜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霜節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沒有明顯變化。

例句:“霜節到,衣物厚。冷風吹,卷起黃葉舞。”

組詞:霜降、霜雪、霜柱、霜凄、霜寒。

近義詞:陣寒、寒露、菊月。

反義詞:立冬、小雪、白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