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草隸的意思、草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草隸的解釋

(1).草書和隸書的合稱。《文選·潘嶽<楊荊州诔>》:“草隸兼善,尺牘必珍。” 李周翰 注:“言草隸之書皆善也。”《南史·劉孝綽傳》:“兼善草隸,自以書似父,乃變為别體。”

(2).專指草隸書。初期草書乃為隸書的草寫體,故名。《陳書·始興王伯茂傳》:“ 伯茂 大工草隸,甚得 右軍 之法。” 唐 張懷瓘 《書斷·王獻之》:“ 王獻之 字 子敬 ,尤善草隸,幼學於父,次習于 張芝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草隸”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1. 書法術語(主要含義)

    • 草書與隸書的合稱:指漢字書法中的兩種書體,常見于文獻記載。例如《文選·潘嶽<楊荊州诔>》提到“草隸兼善”,即指同時擅長草書和隸書。
    • 隸書的草寫體:特指漢代隸書簡化後的草率寫法,又稱“隸草”。其特點是保留隸意,筆畫圓轉連貫,少頓挫,多見于漢晉簡牍。如搜狗百科指出,這種書體流行于後漢至西晉。
  2. 成語含義(較少見)

    • 由“草”與“隸”組合的成語,形容草木茂盛或事物迅速蔓延的狀态。例如“草隸形容草木生長繁茂”。

補充說明:

(注:部分釋義參考自查字典、搜狗百科及漢典等來源,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H2: 草隸的意思

《草隸》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隸書的草寫體”。隸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字體,它以簡潔、工整著稱。草隸則是隸書的一種變體,注重速寫和流暢,字形筆畫稍顯潦草。

H2: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草隸》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艹和隸。艹是草字底部的部首,隸是字的主體部分。

根據字形解析,《草隸》共有11個筆畫。

H2: 來源

據史書記載,《草隸》最早出現于南北朝時期,隸書發展到後期,書寫時間較長,為了節省時間,人們開始采用速寫的草寫形式,從而形成了草隸。

H2: 繁體

《草隸》的繁體字為「草隸」。

H2: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隸書是中國官方文書的标準字體。隸書的書寫方式是由筆畫的順序和筆尖的轉折方向組成。而草隸則更注重速寫和書寫的連貫性,字形較為潦草,不拘泥于規範的筆畫和結構。

H2: 例句

1.老師在黑闆上寫的字用的是草隸體。

2.他的書法很獨特,經常運用草隸字體來書寫。

H2: 組詞、近義詞與反義詞

《草隸》在組詞中可以作為前綴或後綴與其他字組合,如草坪、隸書。

與《草隸》意義相近的詞有:隸書、草書、行草。

與《草隸》意義相反的詞有:楷書、隨筆、潦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