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收視的意思、收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收視的解釋

(1).收殓顧視。《史記·季布栾布列傳》:“已而梟 彭越 頭於 雒陽 下,詔曰:‘有敢收視者,輒捕之。’”

(2).收容照顧。《後漢書·袁術傳》:“﹝ 袁術 ﹞妻子依故吏 廬江 太守 劉勳 。 孫策 破 勳 ,復見收視, 術 女入 孫權 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收視”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一、現代常用含義(與電視節目相關)

  1. 基本定義
    指電視節目在一定時段内的觀看情況,通常與“收視率”直接關聯。其核心公式為:
    $$text{收視率} = frac{text{收看某一節目的人數(或家戶數)}}{text{觀衆總人數(或總家戶數)}} times 100%$$
    例如,某節目在黃金時段有200萬人觀看,而該時段總觀衆為1000萬人,則收視率為20% 。

  2. 作用與意義

    • 衡量節目受歡迎程度,影響廣告投放費用及電視台收益。
    • 為節目制作、編排提供數據參考,優化内容策略 。

二、其他含義(較少使用)

  1. 古文中的含義

    • 收殓顧視:指整理遺容并查看,如《史記》中“有敢收視者,辄捕之” 。
    • 收容照顧:如《後漢書》記載袁術家屬被“收視”的典故 。
  2. 網絡擴展解釋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提及“收視”可指電視信號接收(如“收視效果”),但此用法非主流 。

三、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收視率計算方法或曆史案例,可參考來源、3、11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收視的意思

“收視”一詞是指觀衆收看電視節目的情況。在廣播電視行業中,用來衡量一部電視節目或廣播節目受衆數量的标準就是收視率。收視率的高低反映了該節目的受歡迎程度和觀衆的黏着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收視的拆分部首是“攵”和“示”,攵是左手在金字旁的象形字,示是左手在示字旁的草書右手畫的手字,表示寫字時的姿态。收視的總筆畫數是16畫。

來源

“收視”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出現得較晚,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紅外電視開始問世之後。隨着電視機普及和電視節目增多,觀衆人數的估計也成為了重要的數據,因此形成了“收視”這一專門用來指代電視節目觀衆數量的詞彙。

繁體

“收視”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收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沒有明确的「收視」這個詞彙,因為在古代并沒有電視節目。然而,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字詞,如「取聞」(讀書時得到消息)或「望目」(凝視着目标)等,可以表達類似的意思。

例句

1. 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非常高,每天都有大量觀衆收看。

2. 由于内容精彩,這個綜藝節目的收視一直居高不下。

組詞

收視率、收視群體、收視數據、電視收視、收視習慣、收視傾向、收視占比

近義詞

收看、觀看、收聽、聽衆、收聽率、收聽占比

反義詞

失視、無視、不收看、不收聽、聽之任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