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受命不受辭的意思、受命不受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受命不受辭的解釋

隻接受上級布置的任務,而如何完成則不受上級指令的約束。《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聘禮,大夫受命不受辭,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者,則專之可也。”《晉書·周浚傳》:“且握兵之要,可則奪之,所謂受命不受辭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受命不受辭”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其核心含義為:隻接受上級布置的任務,但在執行過程中不受具體指令的約束,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決斷。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曆史出處

該成語最早見于《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聘禮,大夫受命不受辭,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者,則專之可也。”
意為:大夫奉命出使他國時,若遇到有利于國家之事,可自行決斷,不必拘泥于原定外交辭令。

3.應用場景

4.類似表達

與成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含義相近,均強調執行層面的靈活性和臨機專斷權。

5.延伸意義

這一理念體現了古代對“授權”與“信任”的重視,主張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賦予執行者一定的自主權,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實際情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公羊傳》《晉書》等原始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受命不受辭》的意思

《受命不受辭》是一個成語,意為接到使命後無法推辭或拒絕。它描述了一個人接受了任務或使命後,必須全力以赴完成,不能逃避或推脫責任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受命不受辭》的拆分部首為口和心,分别意為口音和心意。它由14個基本筆畫組成,比較容易書寫和識别。

來源

《受命不受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和曆史。它在《後漢書·孫程傳》中首次出現,用來形容孫程因為受到命令,無論如何都無法拒絕。

繁體

繁體字中《受命不受辭》的寫法為「受命不受辭」,辭的字形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有所不同。《受命不受辭》在古代的寫法為「受命不受詞」,字形稍有差異,但仍保持原有的意思。

例句

他被上級委以重任,并說道:“我受命不受辭,一定會努力完成任務。”

組詞

受聘不受辭、受賄不受辭、受勸不受辭。

近義詞

毫不推卻、義無反顧、無怨無悔。

反義詞

推卸責任、逃避責任、不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