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收举的意思、收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收举的解释

(1).收养。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俗説: 元服 父字 伯楚 ,为光禄勋,於服中生此子。时年长矣,不孝莫大於无后,故收举之。”

(2).收系弹劾。《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阳球 出为 高唐 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 李贤 注:“收繫举劾之也。”《后汉书·第五种传》:“中常侍 单超 兄子 匡 为 济阴 太守,负埶贪放, 种 欲收举,未知所使。”

(3).荐举任用。《北齐书·高季式传》:“( 高永乐 )子 长命 ,本自贱出,年二十餘始被收举。”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若加礼收举,必 苏氏 之令子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收举”是一个多义词,在文言文及历史文献中有以下三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收养
    指将他人子女或亲属纳入自己家中抚养。例如《风俗通·正失》提到袁元服因“不孝莫大于无后”被父亲收养(“故收举之”)。

  2. 收系弹劾
    指拘捕并检举罪行,常见于古代司法语境。《后汉书》记载阳球任高唐令时因严苛被“郡守收举”,即遭拘捕弹劾;第五种欲弹劾贪官单匡时也用此词。

  3. 荐举任用
    表示选拔并任用人才。如《北齐书》描述高永乐之子因出身低微“年二十余始被收举”,以及王安石提及宋代人才“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分析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提供原文段落。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收举

《收举》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字义解释如下:

收:接受、聚集、接纳等意思。

举:举起、提起、提拔等意思。

下面是关于《收举》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收:拆分为「攵」(shū)部,总共有4个笔画。

举:拆分为「卩」(jié)部和「立」(lì)部,总共有8个笔画。

关于汉字来源,「收」字源于甲骨文的一种象形字,象征着手臂的弯曲。而「举」字的字形演变自手中拉扯的绳子,具有举起、提拔的含义。

在繁体字中,《收举》仍然保留原来的字形,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

古时候,《收举》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其中,「收」字在篆书中的写法类似于现代字形,而「举」字在小篆中的写法则更加简洁,把「卩」和「立」两个部分合并为一个整体。

例句:

1. 他被公司收举为新任总经理。

2. 我们应该收举每个人的意见,共同决定。

下面是一些与《收举》相关的词汇:

组词:收集、收藏、收纳、举办、举手、举例。

近义词:接收、集聚、招募、提拔。

反义词:放弃、遗弃、排斥、解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