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收举的意思、收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收举的解释

(1).收养。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俗説: 元服 父字 伯楚 ,为光禄勋,於服中生此子。时年长矣,不孝莫大於无后,故收举之。”

(2).收系弹劾。《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阳球 出为 高唐 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 李贤 注:“收繫举劾之也。”《后汉书·第五种传》:“中常侍 单超 兄子 匡 为 济阴 太守,负埶贪放, 种 欲收举,未知所使。”

(3).荐举任用。《北齐书·高季式传》:“( 高永乐 )子 长命 ,本自贱出,年二十餘始被收举。”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若加礼收举,必 苏氏 之令子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一时之所谓才士,亦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收举是古汉语中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为“收留养育”或“抚育收养”,多用于描述对他人的抚养或照料行为,尤其指对孤儿、遗弃者或非亲生子女的接纳与抚育。以下从词典释义与文献用例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收留养育

    指接纳并抚养无依靠者。

    例:《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载“收举遗孤”,指收养失去父母的孤儿。

    结构分析:“收”为收纳、接纳,“举”含“养育”“扶持”之意,二字复合强调对弱势者的全面照料。

  2. 抚育非亲生子女

    特指对继子、养子或他人子女的抚养责任。

    例:《宋书·孝义传》记“收举幼弟”,体现家族内的抚养义务。


二、词义演变与语用特征


三、现代使用建议

现代汉语中“收举”已罕用,需注意语境: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册第128页。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567页。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第1421页。
  4.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342页。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辞书,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收举”是一个多义词,在文言文及历史文献中有以下三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收养
    指将他人子女或亲属纳入自己家中抚养。例如《风俗通·正失》提到袁元服因“不孝莫大于无后”被父亲收养(“故收举之”)。

  2. 收系弹劾
    指拘捕并检举罪行,常见于古代司法语境。《后汉书》记载阳球任高唐令时因严苛被“郡守收举”,即遭拘捕弹劾;第五种欲弹劾贪官单匡时也用此词。

  3. 荐举任用
    表示选拔并任用人才。如《北齐书》描述高永乐之子因出身低微“年二十余始被收举”,以及王安石提及宋代人才“罕蔽塞而不见收举者”。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分析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提供原文段落。

别人正在浏览...

哀人班送豹采抱理本怀贲羊必不可少碧遥遥波剌斯蚕槌朝更夕改朝开暮落花称情铛头谌姆充车宠光创造工程鉏刬大吉大利得人死力顶用地维东睃西望風魔顾看国泽后言华藏世界喙长三尺狐腿儿简秀诘穷季友伯兄箘簵理赏立字梅花雀棉袍子面腆念到扰烦惹火烧身软滑审度时暗示化枢干束手旁观蜀绣韬世田舍翁跳变挺身而出屠所牛羊违事小吃啸会消酒歙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