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侯的意思、守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侯的解釋

州刺史的别稱。 唐 元稹 《告畬三陽神文》:“我貳茲邑,星歲三卒,熟視民病,飽聞政失。自喪守侯,月環其七,弊深力薄,未暇纖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來源中有較為統一的解釋,但需注意與“守候”區分,避免混淆。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守侯”在古漢語中特指“州刺史的别稱”,主要用于唐代官職的稱謂。例如唐代元稹的《告畬三陽神文》中提到:“自喪守侯,月環其七”,這裡的“守侯”即指州刺史。

  2. 讀音與注音
    拼音為shǒu hòu,注音符號為ㄕㄡˇ ㄏㄡˋ。

二、考據與辨析

  1. 曆史背景
    該詞源自唐代文獻,屬于古代官職稱謂,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2. 與“守候”的區别

    • 守侯:專指官職,無“等待”或“守護”之意。
    • 守候:現代常用詞,表示“等待、陪伴或看護”(如“守候病人”“守候在門前”),常見于文學和口語。

三、現代使用建議

由于“守侯”的古義生僻且易與“守候”混淆,建議根據語境選擇用詞:

示例對比

如需進一步了解“守候”的用法,可參考相關現代詞典或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侯

守侯(shǒu hóu)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對它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方面進行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侯由“宀”和“口”這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宀”是上面三點,表示屋頂或者房子。“口”表示嘴或者開口。 守侯的筆畫數為11畫,其中“宀”的筆畫數為3畫,而“口”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和繁體

守侯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并已經傳承至今。在古代,守侯指的是“守衛領土”或者“守衛疆域”的意思。而在現代漢語中,守侯則指的是“等待時機”的意思。守侯的繁體字為「守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說文解字》中,守侯的寫法為“宀予”,表示“居”。在《康熙字典》中,則以“宀壽”為其古代寫法。

例句

1. 他守侯多年,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2. 年輕人不應隻是守侯,應該勇敢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組詞

1. 守夜:夜間負責守衛

2. 守株待兔:比喻隻等事情好像發生一樣,不主動采取行動。

3. 守土有責:表示保護家園是每個人應負的責任。

近義詞

守護,等待,等候

反義詞

行動,奮發,進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