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首服的意思、首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首服的解釋

同“ 首伏 ”。指頭上的冠戴服飾。《周禮·天官·追師》:“掌王後之首服,為副編次,追衡笄,為九嬪及外内命婦之首服,以待祭祀賓客。”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首服藻黑。”

同“ 首伏 ”。《東觀漢記·和熹鄧後傳》:“宮人盜者,即時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隱情。” 唐 柳宗元 《零陵三亭記》:“宿蠹藏姦,披露首服。”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蕭卞異政》:“未加拷訊,隨即首服。”參見“ 首伏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首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古代服飾文化中的含義(、、)

  1. 基本定義
    首服也稱“頭衣”“元服”,泛指古代裹首的冠戴服飾,包括帽子、頭巾等。例如冕、冠、巾等均屬首服,其中冕是最高級别的首服,為帝王、諸侯祭祀時佩戴。

  2. 社會功能
    首服不僅是頭部裝飾,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例如《周禮》記載王後、九嫔等需佩戴特定首服參與祭祀,而普通百姓多用巾、帽禦寒或便利勞作。

  3. 文化意義
    古代男子蓄發,首服成為“頭等大事”,如《春秋繁露》提到“首服藻黑”,通過材質、樣式區分等級貴賤。


二、法律術語中的含義(、、)

指犯罪人實施親告罪(需被害人告訴才處理的罪行)後,主動向有告訴權的人坦白罪行,并同意其向司法機關控告的行為。特點包括: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的“首服”在古籍中均有記載,例如《東觀漢記》中“宮人盜者,即時首服”指坦白罪行,而《零陵三亭記》“披露首服”則可能涉及服飾或自首的雙關表達。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首服

首服是一個具有一定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漢字詞語,其含義有多重解釋。該詞可以拆分為“首”和“服”兩個字,每個字都有自己的部首和筆畫數。以下是對首服的詳細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
首(shǒu)- 首部 (shǒu bù)- 首字部首 (shǒu zì bù)
服(fú)- 月部 (yuè bù)- 服字部首 (fú zì bù)

拆分筆畫:
首(shǒu)- 部首筆畫數:5筆
服(fú)- 部首筆畫數:8筆

【來源】

首服這個詞的來源與古代官職制度有關。在古時候,新任命的官員或重要職位的人員要進行“首服”儀式,即第一次正式穿上官服并行使職務。它被用來表示官員就職典禮的重要性,标志着權力的交接和責任的承擔。

【繁體】

首服的繁體字為「首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首服的文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目前尚無确切的文獻記載可指引其古時的寫法。因此,關于古時候漢字寫法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議。

【例句】

1. 新官正式上任,需要參加首服典禮。
2. 面對首服的重任,他表示将盡職盡責。

【組詞】

首屆、服侍、首席、新任首相

【近義詞】

就職、官宣、授職

【反義詞】

離職、解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