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電筒的意思、手電筒的詳細解釋
手電筒的解釋
[flashlight] 一種用電池供電的小型手攜式電燈
詳細解釋
亦稱“ 手電燈 ”。一種用幹電池做電源的小型筒狀照明燈。 艾蕪 《百煉成鋼》第十八章四:“門口有個人拿着手電筒照着。” 徐遲 《大場的一夜》:“經過哨崗時,有手電燈亮了一亮。”亦簡稱“手電”。 巴金 《寒夜》一:“手電光又亮了,這次離他比較近,而且接連亮了幾次。”
詞語分解
- 手的解釋 手 ǒ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着(?)手(開始做,動手)。手不釋卷。 拿着:人手一冊。 親自動手:手稿。手迹。手令。手書(.筆迹;.親筆書信)。 技能、本領:手
- 電筒的解釋 手電筒。一種利用電池供電的小型手攜式照明用具詳細解釋利用幹電池作電源的小型筒狀照明用具。也叫手電、電棒。 楊朔 《潼關之夜》:“他手裡拿着一隻電筒,四下照射着。” 沙汀 《闖關》十二:“他要來一支電
專業解析
手電筒
一、基本釋義與字形結構
“手電筒”是由“手”、“電”、“筒”三字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一種便攜式手持照明工具。
二、工作原理與技術演進
手電筒通過内置電池(如幹電池、锂電池)供電,驅動光源發光:
- 傳統光源:早期采用白熾燈泡,電流通過鎢絲産生熱輻射發光。
- 現代光源:主流采用發光二極管(LED),具有高亮度、低能耗、長壽命等優勢(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輕工卷》)。
- 電路結構:包含電池倉、開關、反光罩、透鏡等組件,部分型號支持調光或防水功能(符合國家标準GB/T 7000.213-2021)。
三、應用場景與社會功能
作為日常應急工具,其用途涵蓋:
- 夜間照明:戶外活動、停電應急、維修檢查等場景。
- 安全警示:部分型號具備閃爍信號模式,用于求救或交通指揮。
- 專業領域:醫療、勘探、安保等行業定制化使用。
權威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鍊接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輕工卷·照明器具”條目.
鍊接
- 國家标準《GB/T 7000.213-2021 燈具 第2-13部分:特殊要求 手電筒》. 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手電筒”是一種便攜式照明工具,通常由電池供電,通過電能轉化為光能實現照明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手電筒(英文:Flashlight/Torch)是一種手持電子設備,主要用于在黑暗環境中提供局部照明。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集中光源投射光線,幫助用戶觀察或操作。
2.結構與部件
- 外殼:多為金屬或塑料材質,提供保護和握持功能。
- 光源:早期使用白熾燈泡,現代普遍采用LED(發光二極管),因其高效節能、壽命長。
- 電源:通常為幹電池或可充電锂電池,部分型號支持太陽能充電。
- 開關:控制電路通斷,常見類型有按鈕式、滑動式或觸摸式。
- 反光杯/透鏡:聚焦光線,增強照明距離和亮度。
3.工作原理
電流從電池經開關流向光源(如LED),電能轉化為光能。反光杯或透鏡将光線集中成束,形成定向照明效果。
4.主要類型
- 普通手電筒:基礎照明,適合家用或應急。
- 戰術手電筒:高亮度、防水防摔,用于軍事、戶外探險。
- 頭燈:佩戴于頭部,解放雙手,適合夜間作業或露營。
- 可充電式:環保經濟,通過USB或無線充電。
5.應用場景
- 日常生活:停電應急、夜間維修。
- 戶外活動:露營、徒步、夜間釣魚。
- 專業領域:搜救、安保、工業檢修。
6.曆史與發展
19世紀末,手電筒隨幹電池技術誕生。早期因電池效率低,需頻繁開關(故稱“Flashlight”)。21世紀後,LED技術革新使其亮度、續航大幅提升,并衍生出多功能型號(如帶求救信號、紫外線檢測等)。
7.使用注意事項
- 避免長時間高亮度使用導緻過熱。
- 定期檢查電池,防止漏液損壞設備。
- 潮濕環境需選擇防水型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特定型號或技術參數,可提供更具體的方向以便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愛棠卑末邊賦逼勒倡序鄽井潮銀稱意崇阿抽搭傳燭出列打消釣客滌溉梵樂反迕霏解風月館匌帀勾補海星函匦寒暖黃棘化胥堅意節子髻鬟進向均工夫钜儒撈稻草亮飕僚壻鄰佑貿儒民獻目動言肆輗軏跑灘匠軯漰泙疲弊碛礰任刻冗渎榮譽獎聖節聖诏示信天識題説同會枉戮枉實危迳諧句斜玉旁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