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绶草的意思、绶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绶草的解釋

多年生矮小草本。夏季開花,花小,白而帶紫紅色,可供觀賞。根莖可入藥,能滋陰益氣、涼血解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绶草是一種兼具觀賞與藥用價值的蘭科植物,其名稱與形态特征、文化寓意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名稱由來

“绶草”得名于其獨特的花序形态。古代“绶”指系官印或佩玉的絲帶,而該植物的花序細長、呈螺旋狀扭轉排列,形似绶帶。這一特征也使其被稱為“盤龍參”“扭扭蘭”等别名。

二、形态特征

  1. 植株結構
    屬蘭科绶草屬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莖短,基部簇生2-5枚寬線形葉片。
  2. 花序與花朵
    花莖直立,花朵直徑僅4-5毫米(中國最小的蘭花),呈紫紅、粉紅或白色,螺旋狀排列如階梯,唇瓣似白色地毯,花瓣如兔耳。
  3. 果實
    蒴果橢圓形,長約5毫米。

三、分布與習性

廣泛分布于中國各省區,以及俄羅斯、日本、東南亞等地,多生于海拔10-3400米的山坡林下、草地或河灘沼澤。花期夏季(7-8月),果期8-9月。

四、藥用價值

全株可入藥,具滋陰益氣、涼血解毒功效,常用于治療神經衰弱、慢性咽炎、癰腫疔瘡等症。民間常以根莖配伍玉竹煎服,或搗爛外敷。

五、保護與文化意義

作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绶草因生境破壞面臨威脅。其螺旋花序被賦予吉祥寓意,象征“通往天國的階梯”,古代視為功勳的象征。

提示:如需完整信息,可查看、3、7、11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绶草

绶草是一個漢字詞,拆分部首為纟和艹,總共有8個筆畫。它的發音為shòu cǎo。

绶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绶原本是一種以絲線編織的用于系在官員服裝或者禮服上的帶子。草指的是植物。因為植物通常生長在地上,所以“绶草”也可以引申為地上的植物、草木。

绶草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綬草。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绶草的古代寫法為绶草(在筆畫上有所區别)。

例句:绶草茂盛的園中,各種鮮花競相開放。

相關的組詞有绶草狀、茂盛如绶草等。

近義詞有植物、草木、花草等,反義詞可以是土地、地表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