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狀的意思、誓狀的詳細解釋
誓狀的解釋
猶今之保證書。 明 唐順之 《公移·牌》:“汝等依得吾言,然後許汝進誓狀,永不敢侵犯。”
詞語分解
- 誓的解釋 誓 ì 當衆或共同表示決心,依照說的話實行:誓師。誓詞。誓願。誓死。 表示決心的話:發誓。宣誓。立誓。 筆畫數:; 部首:言; 筆順編號:
- 狀的解釋 狀 (狀) à 形容,樣子:狀貌。奇形怪狀。 情況,情形:狀況。病狀。現狀。 叙述,描寫:狀語。狀其事。寫情狀物。 舊時叙述事件的文辭:行狀。訴狀。供狀。 特種格式的憑證:獎狀。委任狀。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誓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ì zhuàng,其核心含義相當于現代的保證書。以下是具體解析:
1.基本定義
- 指以書面形式表達的誓言或承諾,通常用于正式場合。在古代,人們通過誓狀表明決心,并約定違背承諾時的懲罰措施,兼具法律和道德約束力。
2.曆史用例
- 明代唐順之《公移·牌》中記載:“汝等依得吾言,然後許汝進誓狀,永不敢侵犯。”。此例說明誓狀常用于軍事或民事協議中,要求參與者書面承諾遵守規則。
3.結構與用途
- “誓”:意為宣誓、立誓,源自“以言約束”的行為。
- “狀”:指書面文件,如“訴狀”“供狀”等。組合後表示通過文字形式固定誓言内容,增強可信度。
4.現代關聯
- 雖為古語,但其概念與當代的合同、保證書類似,強調書面承諾的法律效力。例如,商業合作中的協議、個人信用承諾等均可視為“誓狀”的延伸形式。
“誓狀”是古代對書面承諾的統稱,兼具約束與見證功能。如需進一步了解“誓”字的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誓狀》的意思
《誓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宣示和保證自己的決心和立場的文件或聲明。它可以表示對某種事情或行為的鄭重承諾和保證。
《誓狀》的部首和筆畫
《誓狀》的部首是言(讠),表示與言語有關。它的總筆畫數是15畫。
《誓狀》的來源
《誓狀》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由“誓”和“狀”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誓”表示宣誓和保證,“狀”表示文件或聲明。
《誓狀》的繁體
《誓狀》的繁體字是「誓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誓狀》的寫法并未發生顯著改變。
《誓狀》的例句
1. 他寫了一份《誓狀》,保證自己會盡職盡責。
2. 學生們集體籤署了一份《誓狀》,表達了對環境保護的承諾。
組詞
誓言、宣誓、誓約、宣誓書、宣示
近義詞
承諾、保證、立下重諾、誓言
反義詞
背棄、違背、失信、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