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手不釋卷的意思、手不釋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手不釋卷的解釋

[be very studious;with a book always in hand] 卷:古代指抄寫的卷帙,即書籍。手中一直拿着書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學或讀書入迷

詳細解釋

手執書本沒有放下的時候。形容勤讀不倦。《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論》“﹝ 文帝 ﹞博聞彊識,才藝兼該”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自叙》:“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宋書·沉攸之傳》:“ 攸之 晚好讀書,手不釋卷,《史》《漢》事多所諳憶。”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四:“ 習吉 好學,有筆述,雖馬上軍前,手不釋卷。” 魯迅 《而已集·讀書雜談》:“我想,凡嗜好的讀書,能夠手不釋卷的原因也就是這樣。他在每一葉每一葉裡,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手不釋卷"是漢語中形容勤奮學習的成語,其字面含義指手不離書卷。據《漢語大詞典》解釋,該成語表示"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學不倦"(來源:《漢語大詞典》第6卷)。從構詞法分析,"釋"意為放下,"卷"指古代帛書或竹簡制成的書冊,組合後形成主謂結構。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該成語最早見于《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記載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戰事中仍堅持讀書的典故(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這一曆史出處為其賦予了典故義,特指在艱苦環境中堅持學習的精神。

成語的語義特征包含三個維度:①持續性(長時間保持閱讀狀态);②專注性(排除外界幹擾);③主動性(自覺學習行為)。《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強調其與"韋編三絕"的差異,前者強調勤學狀态,後者側重反複研讀(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回中,作者羅貫中通過"手不釋卷,醉心經史"的描寫,既保留本義又延伸出鑽研學術的深層含義。現代用法已擴展至各類知識獲取行為,《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建議可用于形容科研工作者、藝術家等群體的專注狀态(來源: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監制)。

近義系統包含"孜孜不倦""廢寝忘食"等12個成語,反義系統涵蓋"一曝十寒""遊手好閑"等8個詞彙。需要注意的是,《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提醒使用者,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體,口語表達時可替換為"書不離手"等通俗說法(來源:語文出版社2020年修訂本)。

網絡擴展解釋

“手不釋卷”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hǒu bù shì juàn(繁體:手不釋卷),字面意思是“手中的書卷不放下”,形容人勤奮好學、讀書專注。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成語出處


3.用法與結構


4.近義詞與反義詞


5.文化意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三國志》《典論》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癹骫罷需碑拓鄙謬纏織徹官逞筆沉着痛快侈口持齋出葆當鄉誕生定植堕羅犀反顔番異黼翣貫石海檝旱谷寒怯豪奢放逸河臣龢銮阖宗荒急花甜蜜嘴毀譽參半魂颠夢倒蹇馬趷啅空譽寇難陵園妾糜軀牡鑰腦髓鎳币漂浪起花樣清風勁節擎跽曲拳欽翼犬吠睿質散生日爽意熟睨苔牋鐵窨同心協濟望山跑死馬未售向隅賢桀仙鎮笑面夜叉溪邊械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