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的意思、失之毫厘,差之千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的解釋

亦作“ 失之毫釐,差以千裡 ”。謂細微的失誤,可導緻巨大的差錯。《大戴禮記·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裡。’故君子慎始也。” 孔廣森 補注:“《易説通卦驗》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是一則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極微小的初始偏差,可能導緻最終結果的巨大錯誤。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至《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失之毫厘,差以千裡”,後經語言演變形成現今的固定用法。

從漢語構詞法分析,成語通過“毫厘”與“千裡”的誇張對比(毫為長度單位,1毫=0.1厘;千裡約合現代500公裡),構建了“極小失誤→極大後果”的遞進邏輯關系。其語法結構采用四字對仗形式,前句陳述原因,後句強調結果,符合漢語成語強調因果律的表達傳統。

該成語在現代漢語中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

  1. 精密領域:如航天工程中0.01度的軌道角度誤差可緻衛星偏離預定位置數百公裡
  2. 學術研究:實驗數據采集階段的微小疏漏可能推翻整個研究結論
  3. 社會治理:政策制定初期未充分考慮邊際群體需求,可能引發大規模社會矛盾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該成語存在“差之毫厘,謬以千裡”的變體形式,兩者在《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中被列為等義表述,均收錄于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審定的規範用語庫。

網絡擴展解釋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是一個警示細微失誤可能導緻嚴重後果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指極小的差錯或疏忽,最終可能引發巨大的錯誤或差距。
“毫厘”是古代極小的長度單位(1毫為0.1毫米,1厘為1毫米),而“千裡”則形容極遠的距離,通過對比強調細節的重要性。


2.出處與演變


3.近義詞與變體


4.應用場景

常用于強調嚴謹态度的重要性,例如:


5.總結

該成語以誇張的對比手法,提醒人們注重細節、防微杜漸。正如《增廣賢文》所言:“差之毫厘,失之千裡”,無論是個人行為還是集體決策,都需以慎始慎微的态度避免連鎖反應。

别人正在浏覽...

辯鋒砭焫采邑臭名昭著疵短詞指打倒大庭氏殿最二胡耳也幡然悔悟怫逆割包剪柳畫缋花容月貌戶扇假局子瀸潤薦亡交交關關交際花叫絶燋心解秩矜功負氣空光朗朗連镳并駕曆陳靈榇鸾鸖緑醽漫語眉眼高低美征闵骞末校魔影暮志盤桃昢昢請會奇珍異寶散樗喪佩山竄甚緊視文雙柑説聽俗好鐵脅透情土功外場面外史僞錢文化買辦小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