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作的刻本。 宋 杨万里 《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峪快阁诗真迹>》诗:“百年 卓茂 传诗印,印出风光色色新。” 金 元好问 《感兴》诗之二:“诗印高提教外禪,几人针芥得心传。”
“诗印”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指诗作的刻本,即诗歌的印刷版本或刻印本。该词常用于描述诗歌通过刻版印刷流传的形式。
部分文献中,“诗印”也被引申为诗歌创作与传播的象征,如结合书法、印章艺术,体现“大朴不雕”的美学哲理。
在姓名学中,“诗印”作为名字时,寓意才华与品德兼备,但此用法与词语本义关联较弱。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背景,可参考《杨万里集》《元好问诗注》等古籍。
诗印是指印章上刻的诗句或诗人的名字。印章在古代被视为身份的象征和文化的体现,因此用印章盖章的文书往往都配备有诗句,以显示文人的风采和才华。
诗印的拆分部首是诗(shī)和印(yìn),其中“诗”部的部首为讠,读音为shē、shé,一共4画;“印”部的部首为卩,读音为yìn,一共9画。
诗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源于古代的印章文化。在古代,印章是用来标识个人身份,并在文书上留下独特的印记。文人雅士将印章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将自己的诗句或诗名刻在印章上,以彰显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诗印》的繁体字为「詩印」。
在古代,诗印的印章上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摹仿」的「摹」字,在古代常写作「摹」字旁加「日」,形如「擟」,表示摹仿或模拟的意思。
1. 他使用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他创作的诗句,即他的诗印。
2. 作为一名文人,他注重文化传统,所以他的印章上刻的是他的诗印。
1. 诗人:指创作诗歌的人。
2. 印章:用来盖章的工具,上面刻有文字或图案。
3. 韵文:有一定诗体的文字作品。
4. 诗词:泛指古代文人创作的诗歌文学作品。
1. 印记:指留下的印迹或痕迹。
2. 徽章:具有象征意义并佩戴在身上的标志物。
1. 世俗:指与文化传统无关的、与一般社会习俗相关的。
2. 务实:指重视实际、追求实用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