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式序的意思、式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式序的解釋

亦作“式叙”。按次第;順序。《詩·周頌·時邁》:“明昭有 周 ,式序在位。” 鄭玄 箋:“用次第處位。”《後漢書·朱穆傳》:“議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術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橫見式叙,各授封爵,天下惆悵,人神共憤。” 唐 楊炯 《<王勃集>序》:“仰貫一以知歸,希體二而攷遠,為言式序,大義昭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式序"是一個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含義可以從字源和古籍用例兩方面進行解析:


一、字義分解

    • 本義指“法度”“規範”“儀式”。《說文解字》釋為“法也”,引申為禮節、程式。
    • 例如《周禮·天官·冢宰》:"以九式均節財用",指用九種制度調節財政。
    • 本義指“堂屋的東西牆”,後引申為“次序”“排列”。《說文解字》稱:“序,東西牆也,從廣予聲”,後衍生出“順序”“等級”之義。
    • 如《禮記·中庸》:“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指按輩分排列次序。

二、複合詞“式序”的釋義

“式序”指按照禮儀規範或等級制度安排的次序、位次,強調符合典章制度的序列安排。常見于描述禮儀、官職或宗法制度中的排序。


三、古籍例證與語境分析

  1. 《後漢書·朱穆傳》:

    “議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術高行之士。”

    • 釋義:議郎、大夫等官職,本應按儒術修養和德行高低排序任命。
    •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後漢書》卷四十三。
  2. 《宋書·禮志》:

    “郊祀之禮,式序天神。”

    • 釋義:郊祀典禮中,需依禮制次序祭祀天神。
    • 來源:中華書局《宋書》卷十六。
  3. 唐代柳宗元《沛國漢原廟銘》:

    “式序其功,纂承大統。”

    • 釋義:按功績排序(功臣),繼承帝業。
    • 來源:《柳宗元集》卷五。

四、現代使用與相關概念


五、權威工具書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式序”為“按次第;順序”。

    •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第142頁。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依禮制規定的次序。”

    • 來源:1998年版,第1372頁。

結論

“式序”是承載禮法制度的文言詞,核心指向符合規範的等級性排序,多見于典章、祭祀、官職等語境。其語義強調制度性與儀式感,現代使用需依托具體文獻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

“式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基本釋義

“式序”指按次第、順序排列或處理事物,強調遵循一定的等級或規律。該詞也寫作“式叙”。

詞源與文獻例證

  1. 《詩經·周頌·時邁》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鄭玄注解為“用次第處位”,即周王朝按尊卑次序安排官員職位。
  2. 《後漢書·朱穆傳》
    提到“議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術高行之士”,說明漢代官職選拔注重以德行學問為序。
  3. 晉代袁宏《後漢紀》
    “橫見式叙,各授封爵”,批評不按次序濫封爵位的現象。

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其他信息

現代語境中,“式序”一詞使用較少,但在特定領域(如軟件序列、密碼加密)可能引申為“按固定規則排列”。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制度或《詩經》中的禮制背景,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寳班馬文章八使北轅稱貸單斃澹災低劣地下宮殿洞分斷事官獨門兒遏郁婦人之見沽販軌承咕弄海右滑頭會魁奬説簡諧振動铗子敬辭精熟九孔螺九死魂局蹴絶潢誇炫喇喇叭叭藍皮書兩川鄰熟流奔六峜陋風蠻妝鎂砂南雜劇拍發坡陀親親上館子尚享審實試劍實體詞松栢廋伏瑣伏太陽神桃李成蹊箨筍芄蘭晩末唯喏隗始無怨無德謑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