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式序的意思、式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式序的解釋

亦作“式叙”。按次第;順序。《詩·周頌·時邁》:“明昭有 周 ,式序在位。” 鄭玄 箋:“用次第處位。”《後漢書·朱穆傳》:“議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術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橫見式叙,各授封爵,天下惆悵,人神共憤。” 唐 楊炯 《<王勃集>序》:“仰貫一以知歸,希體二而攷遠,為言式序,大義昭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式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基本釋義

“式序”指按次第、順序排列或處理事物,強調遵循一定的等級或規律。該詞也寫作“式叙”。

詞源與文獻例證

  1. 《詩經·周頌·時邁》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鄭玄注解為“用次第處位”,即周王朝按尊卑次序安排官員職位。
  2. 《後漢書·朱穆傳》
    提到“議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術高行之士”,說明漢代官職選拔注重以德行學問為序。
  3. 晉代袁宏《後漢紀》
    “橫見式叙,各授封爵”,批評不按次序濫封爵位的現象。

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其他信息

現代語境中,“式序”一詞使用較少,但在特定領域(如軟件序列、密碼加密)可能引申為“按固定規則排列”。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職制度或《詩經》中的禮制背景,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式序的意思

《式序》是一個源自于古代經書《大學》中的詞語,意為“儀式和規矩的序文”。它主要指一種為儀式或典禮準備的開篇文辭,用來說明儀式的目的、意義以及所遵循的規則和步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式序》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式”字的部首是“弋”,“序”字的部首是“廣”。根據《康熙字典》統計,它們的總筆畫數分别為“5”和“6”。

來源和繁體

《大學》是中國古代經書《四書五經》中的一部分,作者是孔子的弟子之一曾參。《式序》是《大學》的開篇,用以概述其中關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原則和方法。在繁體字中,可以用「式序」的形式來表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字形和現代有些不同。例如,“式”字在古代寫作“式”,“序”字則寫作“旣”。這些變化多與曆史演變、書寫書法的影響有關。

例句和組詞

例句:經過精心的籌備,儀式在莊重的《式序》下開始了。

組詞:儀式、規矩、序言、開篇、原則。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開場、啟事、序文。

反義詞:結尾、收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