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恃息的意思、恃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恃息的解釋

憑借氣息。《莊子·外物》:“物之有知者恃息。” 宋 蘇轼 《送蹇道士歸廬山》詩:“物之有知蓋恃息,孰居無事使出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恃息”是一個文言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憑借氣息”,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文獻出處

  1. 《莊子·外物》
    原文:“物之有知者恃息。”
    釋義:萬物若有知覺,需依賴氣息而存在。
  2. 蘇轼《送蹇道士歸廬山》
    詩句:“物之有知蓋恃息,孰居無事使出入。”
    釋義:萬物感知皆因氣息維系,誰能超然于氣息之外?

三、引申含義


四、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古文研究或文學創作,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參考《莊子》及蘇轼詩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恃息的意思

《恃息》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為依仗着避難。它強調一個人在困難或危險的情況下,依靠他人或某種條件來獲得安全感或保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恃息》的拆分部首是心和 者,其中心為上部部首,者為下部部首。它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

《恃息》出自《史記·趙世家》,原文為:“魏通謂昭王曰:‘'昔者晉厲公得罪于舊臣,厲公以為所與者五人,如子共而會之,寡人恐有其變也,曾不用。’”後來演變成現代成語。

繁體

繁體字為「恃息」,構造和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形式不同,形狀上較為複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恃息」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

1. 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們隻能恃息他人的幫助才能生存下去。

2. 他毫無能力自立,一直恃息在父母的供養下生活。

3. 戰争爆發後,許多無依無靠的人隻能恃息國家的救助。

組詞

1. 依恃:依賴、依靠。

2. 脫離恃仰:擺脫對某人或某物的依賴。

3. 恃勢:依仗職權、地位等獲得優勢。

近義詞

依賴、依靠、仰賴、倚靠。

反義詞

獨立、自立、自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