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錫的意思、師錫的詳細解釋
師錫的解釋
謂衆人獻言,同辭以對。《書·堯典》:“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 虞舜 。’” 孔 傳:“師,衆;錫,與也。”後以“師錫”指衆人舉薦推許。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 無知 叡敏,獨昭奇跡,察侔 蕭 相,貺同師錫。” 唐 陸贽 《奉天論前所答奏未施行狀》:“雖復例對使臣,别延宰輔,既師錫,且異公言。” 宋 王禹偁 《拟封淮海國王可漢南國王冊文》:“考師錫以有謂,降徽章而弗私。”
詞語分解
- 師的解釋 師 (師) ī 教人的人:老師。導師。師傅。師生。師徒。師德。良師益友。好(刼 )為人師。 擅長某種技術的人:工程師。醫師。技師。 效法:師法古人。 榜樣:師範。 指由師徒或師生關系産生的:師母。師兄
- 錫的解釋 錫 (錫) ī 一種金屬元素,銀白色,質軟,富延展性:焊錫。錫礦。錫石。錫紙。錫箔。 賞賜:錫命。錫赉。 姓。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師錫”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師錫”指衆人共同獻言、一緻推舉的行為。其中,“師”意為“衆人”,“錫”通“賜”,引申為“給予、獻言”之意。該詞強調集體意見的統一性,常用于描述衆人對某人或某事的認可與推薦。
二、詞源與典故
-
出處
源自《尚書·堯典》記載的典故:堯帝詢問誰能繼承帝位時,衆人一緻推舉舜,稱“師錫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此處“師錫”即指群臣共同舉薦的行為。
-
演變
後世将“師錫”引申為衆人認可或推許的固定表達,如晉代陸機在《漢高祖功臣頌》中寫道“察侔蕭相,貺同師錫”,唐代陸贽也以此詞強調公議的重要性。
三、用法與示例
-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君主納谏、選拔人才等場景,如宋代王禹偁的冊文中提到“考師錫以有謂”,指通過衆人評議确定封賞。
- 現代應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可在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時見到,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集體推舉”的核心含義。
“師錫”體現了古代政治中重視集體意見的傳統,是研究先秦至唐宋文獻時需注意的特定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師錫(shī x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師(shī)和錫(xī)。
"師"的部首是"耳",其在筆畫上共有5畫。師字是由“帀”和“帊”組成的,表示的是幫助和指導别人的人,也可解釋為教師。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師”字有一些變體,如:「㖿」、「㫉」。
"錫"的部首是"金",其在筆畫上共有15畫。錫字表示給予和賦予,有一種祝福和恩賜的意義。繁體字中為「錫」。
師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用來描述教師教學和授予學生知識的行為。通過師錫,學生能夠接受到師父的知識和指導,從而得到成長和進步。
在句子中的用法,可以表達:“老師将師錫給學生,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智慧。”
組詞方面,可以組成“師徒”、“師資”、“師法”等詞語。其中,“師徒”表示師傅和徒弟之間的關系;“師資”表示具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教師資源;“師法”表示學習和效仿他人的教學方法和風格。
近義詞方面,可以說成“教”、“導師”等詞語。例如,"教"表示指引和傳授知識;"導師"是指領導和指導學生的老師。
反義詞可以是"徒",表示沒有老師指導或幫助的學生。
綜上所述,師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教師授予學生知識和指導,幫助他們成長和進步。師(shī)和錫(xī)在漢字中都有一定的筆畫和部首。師錫這個詞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一些變體,同時也有繁體字形式。它可以用于表達教育和指導的含義,在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也有相應的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