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榻的意思、石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榻的解釋

狹長而矮的石床。 漢 劉向 《列仙傳·修羊公》:“ 修羊公 者, 魏 人也。在 華陰山 上石室中,有懸石榻,卧其上,石盡穿陷。” 隋 江總 《玄圃石室銘》:“僊巖石榻,僊宇石牆。” 唐 戴叔倫 《寄贈翠岩奉上人》詩:“挂衲雲林淨,翻經石榻涼。” 明 徐渭 《贈呂正賓長篇》:“ 天姥 中峯翠色微,石榻斜支讀書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和引申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石榻(shí tà)指狹長而矮的石床,通常由石頭制成,具有堅硬、穩固的特點。這種石制家具在古代常用于山野隱士或僧侶的居所,例如唐代戴叔倫詩句“挂衲雲林淨,翻經石榻涼”便描繪了石榻在清幽環境中的使用場景。


二、文化意象與古籍用例

  1. 隱逸生活的象征
    古籍中常見石榻與隱士、仙人關聯。例如《列仙傳·修羊公》記載:“華陰山上石室中,有懸石榻,卧其上,石盡穿陷”,體現隱士超脫塵世的生活。

  2. 詩文中的意境描寫
    明代徐渭在《贈呂正賓長篇》中寫道:“天姥中峯翠色微,石榻斜支讀書處”,通過石榻營造出山居讀書的閑適氛圍。


三、引申含義(需謹慎使用)

個别資料提到石榻可比喻“堅定不移的決心”(如),但這種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屬于現代引申義。建議優先采用其本義及古籍中的經典用例。


石榻的核心含義是石制床具,多見于古代詩文,承載隱逸、清修的文化意象。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列仙傳》《全唐詩》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榻

石榻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指的是由石頭制成的長椅或床。它由兩個部分組成:石字部首和榻字部分。石字部分是由“石”字形成,表示石頭;榻字部分由“查”字加上木字旁組成,表示由木頭支撐的床。

石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古代貴族或富人的庭院或室内常常會有一些以石頭為材料制成的長椅或床,供人休息或欣賞風景之用。這些石榻通常都雕刻精美,結構堅固。

在繁體字中,石榻的寫法沒有太大差異,仍然是“石榻”。繁體字的特點是字形繁複、筆畫較多,給人一種端莊的感覺。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特别是漢字的初創時期,字形相對簡單,筆畫數較少。所以,石榻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更加簡單,但其基本結構與現代相同。

例句:

1. 盛夏的午後,他靠在石榻上,沐浴着微風。

2. 石榻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紋,看上去非常華麗。

3. 古廟中的石榻已經經曆了幾百年的風雨,仍然堅如磐石。

組詞:石椅、榻榻米、石凳、青石榻

近義詞:石床、石凳

反義詞:木床、木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