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時安好。舊時書信末端的祝頌語。 魯迅 《書信集·緻曹靖華》:“此復,并頌時綏。” 魯迅 《書信集·緻王志之》:“專此布復,即頌時綏。”
“時綏”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時綏”意為四時安好,是舊時書信末端的祝頌語,表達對收信人四季平安、生活順遂的祝願。
組合後,“時綏”強調持續性的安好,涵蓋四季的平安順遂。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書信範例或曆史背景,可查閱魯迅書信集等文獻。
《時綏》這個詞來自于古代漢語,它指的是時間的連續和順利。在現代漢語中,這個詞可以指一切事物按照正常的順序進行發展,沒有中斷或延誤。
《時綏》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時”和“綏”,分别表示“時間”和“安撫”,共有16個筆畫。
《時綏》最早見于《孟子》一書中,其中的原文為“遠方将以時固綏之”,意為要用時間來鞏固遠方的地方。這裡的“綏”表示安撫、鞏固的意思。
《時綏》的繁體字為「時綏」。
在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時綏》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時綏」,其中的「時」表示時間,它的字形與現代相似,隻是現代字體更為簡化;而「綏」的字形在古代要更加繁複一些。
1. 建設國家需要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和時綏的經濟發展。
2. 他通過有序的時間安排和良好的計劃,實現了生活、工作的時綏。
1. 綏靖:指用安撫、調解等手段來維持社會穩定。
2. 綏甯:指國家或地方的安定平靜。
時序、順時
中斷、延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