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尝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与 康 ,皆凝而为石。”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清 魏源 《黄山》诗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参见“ 石鐘乳 ”。
石髓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不同领域的定义和用途:
矿物学定义
石髓(Chalcedony)属于隐晶质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₂),是玛瑙类矿石的学理名称。其形成与地表隐晶质矿物沉淀有关,具有多样的外形和颜色,如玛瑙、玉髓、缟玛瑙等均属此类。
传统文献中的定义
在古籍中,石髓常被等同于“石钟乳”(钟乳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₃)。古人认为其可入药或服食,如《晋书》记载嵇康与王烈食用石髓的典故。
古代文献中,石髓常被赋予神秘色彩。例如:
需注意“石髓”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
若需进一步了解石髓的细分种类(如缟玛瑙、苔藓玛瑙),可参考矿物学资料或权威百科(如、6)。
《石髓》一词指的是石头髓部的含义。其中,它的拆分部首是石(shi2)和髟(gǒu),共计17个笔画。
《石髓》这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医学术语。在古代,医学家们认为人体骨骼的髓部(也称为髓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针对石头中可能含有类似髓质的物质,人们就一直称之为石髓。
至于繁体字方面,繁体字《石髓》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石髓的写法稍有不同。石字的古代写法为石,髟字的古代写法为髟。
1.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古代石头中的石髓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有益。
2. 这块石头中的石髓形状奇特,令人惊叹。
组词:石髓化石、石髓病
近义词:骨髓、髓质
反义词:石骨、石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