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屍素的意思、屍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屍素的解釋

(1).謂居位食祿而不盡職。常用作自謙之詞。 三國 魏 锺繇 《上漢獻帝自劾書》:“屍素重祿,曠職廢任。” 唐 白居易 《讓絹狀》:“臣食國家厚祿,居陛下清官,每月俸錢,尚慙屍素,無名之貨,豈合苟求。” 宋 嶽飛 《奏辭開府劄子》:“每懷屍素之憂,未効毫分之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彼保傅令僕備位屍素,不克分君父之憂,因當引為己咎。”

(2).指居位食祿不盡職的人。《陳書·後主紀》:“政刑日紊,屍素盈朝,躭荒為長夜之飲。” 林纾 《答某公書》:“豈忍割棄可戀之日,冒沾屍素之祿,以遽遠老母!”參見“ 屍位素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屍素”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貶義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占居職位卻不履行責任,空受俸祿”。這一詞語由“屍”與“素”二字複合構成,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屍”在甲骨文中象人垂手端坐之形,原指古代祭祀時代替死者受祭的活人,後引申為“空占職位、不主事”的象征意義。《說文解字》釋:“屍,陳也,象卧之形。”
  2. “素”本義為未染色的絲帛,衍生出“空白、無功”的抽象含義。《漢語大詞典》注:“素,空也,謂無功而食祿。”

二、詞彙結構

該詞屬于并列式複合詞,其中“屍”強調占據職位而不作為,“素”側重無功受祿的狀态,二者共同構成對失職行為的批判。如《漢書·朱雲傳》載“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即用“屍位素餐”強化貶責語氣。

三、權威釋義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定義:“屍素,謂居位食祿而不盡職。”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9)補充:“常用于批評官吏渎職,亦泛指責不勞而獲者。”

四、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文獻與政論中,例如唐代白居易《策林》雲“去無用之官,則不屍素”,直指官僚系統的冗餘問題。現代語境中,可與“玩忽職守”“在其位不謀其政”等表述互為參照,但“屍素”更具文言色彩與曆史批判深度。

網絡擴展解釋

“屍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自謙之詞
    指居位食祿卻不盡職,常用于官員或任職者表達謙遜。例如唐代白居易在《讓絹狀》中寫道:“臣食國家厚祿……尚慙屍素”, 即用此意表達對俸祿的愧疚。

  2. 指代不盡職之人
    用于批評占據職位卻不作為的人。如《陳書·後主紀》提到“屍素盈朝”, 形容朝廷中充斥失職官員。

二、詞源與典故

該詞源自成語“屍位素餐”(出自《漢書·朱雲傳》), 其中“屍”指古代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引申為占據職位;“素”意為空享俸祿。合起來即諷刺空占職位、不辦實事的行為。

三、用法示例

四、近義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書》相關記載)或(漢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半漢半熟練波濤洶湧潮雞撐撐持辯除免寸資道伴墩布鳳帳奮氣绀蝶鼓檝還農黃澄澄惛渎狐臊佳絕奸權郊埸噭應紀極警探凱燕苦筋拔力攬諸陵侮離傷麗矚龍鳳呈祥鸾回鹿樹麻糖牧工腦電圖撚眉配比牽牛蹊氣逆瞿地塙覈群聚色授魂與商度噬負水肥戍衛邃幕談風天奬退言外班晚夏文罔顯白相權絃誦宵匪心包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