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額定之官職,正式除授實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當某年得知縣,某年署大縣,某年實授。”《清會典事例·吏部·除授》:“十一年奏準:現任實授之員,捐升離任,續經註銷,仍歸原職補用者,悉令其以原缺坐補。”
“實授”是古代官制中的術語,指以額定官職正式授予實缺(即實際職位),而非臨時或代理性質的任命。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用法說明:
基本含義
該詞強調官職的正式性與實際性。例如,清代官員需通過考核或等待吏部铨選後,才能從“署理”(代理)轉為“實授”。
文獻例證
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例如描述科舉制度下“中舉後需等待吏部補缺才能實授官職”的流程。
相關詞彙
近義詞包括“實任”“補缺”,反義詞為“署理”“代理”。
《實授》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真正傳授、實際授予。有時也表示真正的賦予。
《實授》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宀」和「扌」。其中「宀」表示屋頂或者住宅,「扌」表示手。根據字形結構,可以得知《實授》的漢字有9畫。
《實授》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文字,是由簡化字演變而來的。在繁體中,「實授」的寫法是「實授」。
在古代,有時候會将「實授」寫作「寔授」或者「實授」。這兩種寫法都是古代漢字的變體。
1. 老師實授了他一項重要的技術。
2. 他一直希望能夠獲得實授的機會。
實踐、實際、實用、實心、實驗。
實施、授予、賦予、傳授。
虛授、假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