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室町幕府的意思、室町幕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室町幕府的解釋

又稱“足利幕府”。日本第二個封建軍事政權。1338年原鐮倉幕府部将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将軍”,在京都的室町建立第二個幕府政權。室町幕府時期,将軍權力削弱,1467年後各地諸侯争雄,進入戰國時代。1573年被織田信長推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室町幕府是日本曆史上繼鐮倉幕府之後、江戶幕府之前的第二個武家政権,存續時間為1336年至1573年。其名稱源于第三代将軍足利義滿在京都室町建立的官邸"花之禦所",該建築因庭院種植大量花卉而得名"室町殿"(來源:《日本曆史大辭典》,小學館)。

從政權結構分析,室町幕府實行"守護-地頭"二元統治體系。将軍通過任命"守護大名"統轄各國軍政,設立"管領"作為最高行政官職,重要職位由細川、斯波、畠山三大氏族輪流擔任(來源:《岩波日本史》,岩波書店)。經濟層面推行"半済法",将莊園年貢的一半分配給武士集團,這種軍糧征收制度成為戰國時期兵農分離的先兆。

文化領域形成兩大代表性風格:14世紀末的北山文化以金閣寺為代表,體現武家與公家文化的融合;15世紀中期的東山文化則通過銀閣寺展現禅宗美學,促成能樂、茶道、枯山水庭園等日本獨特藝術形式的發展(來源:《日本文化史》,東京大學出版社)。該時期明日貿易興盛,足利義滿獲明朝"日本國王"封號,大量唐物輸入促進手工業技術進步。

政權後期因"應仁之亂"(1467-1477年)陷入分裂,各地守護大名演變為戰國大名,最終1573年織田信長流放末代将軍足利義昭,标志室町幕府正式滅亡。這段"下剋上"時代的社會變動,為江戶幕府建立中央集權體制提供了曆史教訓(來源:《日本中世史研究》,吉川弘文館)。

網絡擴展解釋

室町幕府是日本曆史上第二個武家政權,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室町幕府(1336-1573年)又稱足利幕府,由足利尊氏建立,因第三代将軍足利義滿将幕府遷至京都室町得名。作為繼鐮倉幕府後的第二個武家政權,其統治時期分為南北朝對立(1336-1392)和統一政權兩個階段。

二、政權特征

  1. 權力結構
    仿效鐮倉幕府設立政所、侍所、問注所,核心機構"評定衆"由三大家族(細川、斯波、畠山)輪流擔任管領輔佐将軍。這種"三管四職"制度後期成為權力鬥争根源。

  2. 統治特點
    将軍權威相對薄弱,依賴地方守護大名維持統治。第三代将軍足利義滿時期(1368-1394)通過與明朝貿易和文化建設達到鼎盛,但後期因應仁之亂(1467年)導緻全國陷入戰國混戰。

三、重要節點

四、曆史影響

該時期見證了日本封建制度衰落,地方大名勢力崛起,同時在經濟文化領域取得發展:與中國明朝的勘合貿易繁榮,能樂、書院造建築等藝術形式興起。成語"室町幕府"常被借喻衰落的政權體系。

注:完整曆史脈絡可參考日本南北朝至戰國時代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僧秪劫悲角邊丁标子純誠次路倒閣調律疊障東南内鬥方犯官羹匙含明隱迹毫巴橫恩黃孫呼庚癸昏眩钜衍跨火鄰熟流弊龍精麥門幔城牦虱木客鳥鬧喚内人家膩粉農收平除溥溥淺鄙襁抱清蹈榮謝宂厭如水投石灑海剌三元及第曬席山岡生魂失過霜鹗酸然襚禮跳進黃河洗不清替僧銅駝陌鼍參鼋史吳娥五人墓無衣之賦飨宴蕭涼郄兵熙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