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濕肉伴乾柴的意思、濕肉伴乾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濕肉伴乾柴的解釋

亦作“溼肉伴乾柴”。謂挨棒打。 元 鄭廷玉 《金鳳钗》第三折:“替别人溼肉伴乾柴,沒人情官棒好難捱。” 元 武漢臣 《老生兒》第一折:“但得他不駡我做絶戶的 劉員外 ,隻我也情願濕肉伴乾柴。”

網絡擴展解釋

“濕肉伴乾柴”是一個源自元代的成語,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文獻用例來準确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潮濕的肉與幹燥的柴火相伴”,實際比喻遭受拷打或杖刑。元曲中常見此用法,如《金鳳钗》中提到“替别人溼肉伴乾柴,沒人情官棒好難捱”,指代因官司受刑的痛苦經曆(、)。

二、典故出處

  1. 《老生兒》第一折:劉員外台詞“情願濕肉伴乾柴”暗指甯願忍受杖責,換取不被辱罵為“絕戶”()。
  2. 《虎頭牌》第四折:用“濕肉伴乾柴”形容官吏受罰場景,體現元代司法制度中的體罰現象()。

三、語義演變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8)将其解釋為“事物相互依存”,但這種說法缺乏文獻支持,可能與字面聯想有關。權威古籍類詞典(如漢典)及元曲原文均指向“拷打”含義(、)。

四、使用場景

適用于描述古代刑罰、戲曲台詞或曆史語境中的困境,例如:

建議在學術或文學創作中使用時,優先參考《元曲選》等原始文獻以确認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典()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濕肉伴乾柴》的意思

《濕肉伴乾柴》意思是指兩個相互配合的事物,一個是濕肉,一個是幹柴,必須相互搭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語《濕肉伴乾柴》的部首拆分如下:

濕(氵、心)

肉(⺼)

伴(⺅、反、十)

乾(乙、幹)

柴(木、斤)

《濕肉伴乾柴》一共有18個筆畫。

來源

《濕肉伴乾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韓愈的《韓昌黎書》。這個成語運用了濕肉和乾柴兩個表面上不搭配的物體來比喻兩個互相配合的事物。

繁體字

《濕肉伴乾柴》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濕肉伴乾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濕肉伴乾柴》的寫法并無太大變化。

例句

他們倆就像濕肉伴乾柴,互相合作非常默契。

組詞

相伴、幹燥、濕漉漉、堅固等。

近義詞

得心應手、默契合作、絕佳配合等。

反義詞

水火不容、背道而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