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式的意思、诗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式的解释

诗的形式。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西洋的诗式便算是新的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诗式"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学术语,其核心指代诗歌的体式规范与创作法则。以下从三方面解析该词的专业释义:

一、基本定义 指诗歌创作中约定俗成的形式规范,包含句式结构、声律要求及体裁分类。例如五言绝句需符合"四句二十字,偶句押韵"的格式要求(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在线版)。这种形式规范自《诗经》起便成为汉语诗歌传承的载体。

二、历史演变维度 唐代皎然所著《诗式》首次系统提出"诗式"概念,将诗歌分为"五格十九体",强调"取境""作用"等创作法则(《中国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进一步将诗式与"诗法""诗品"并列为诗学三大要素,形成完整理论体系。

三、应用领域划分

  1. 体裁分类:包括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等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文学样式
  2. 声韵规范:特指平仄对仗、押韵位置等格律要求
  3. 修辞范式:涵盖比兴、用典、对偶等艺术表现手法(《中国诗学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

该术语在当代文学研究中仍具重要价值,如王力《汉语诗律学》系统梳理了各类诗式的声韵规律(中华书局学术著作)。现代诗歌创作虽突破传统诗式束缚,但研究者仍强调"破格需先明格"的创作原则(《文学评论》期刊论文)。

网络扩展解释

“诗式”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基本含义:诗的形式

指诗歌的体裁、结构或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夏丏尊和叶圣陶在《文心》中讨论中西诗歌差异时提到“西洋的诗式”。这一用法强调诗歌的外在形式特征,如韵律、句式等。


二、特指唐代诗论著作《诗式》

此为更常见的专业释义,指唐代诗僧皎然所著的诗歌理论专著:

  1. 作者与成书
    由皎然(僧人、诗人)于贞元五年(789年)撰写,共五卷,收录于《新唐书·艺文志》。
  2. 核心内容
    • 对诗歌风格进行分类,提出“高远玄妙”的意境追求。
    • 强调用典(“用事”)技巧,分析优劣并引500余诗句为例。
    • 主张诗歌应避免“相滥”(重复用典)、“落节”(内容与主题不符)等弊病。
  3. 历史影响
    融合禅理与诗论,直接影响司空图“韵味说”和严羽“妙悟说”,成为中国古代诗学重要文献。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诗式》原文或具体诗论观点,可参考汉典或搜狗百科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保身常阴澄漠成千上万乘禽绸缪帷帐川归楚罗鼎荐讹心娥娙翻花发心锋角风励妇谒赣江公们俩挂职骨突突海通怀愧祸败祸中有福江濆节棁靳吝记室棘围锁院军力徕远劳动模范雷市良贱灵修麟馔乱政路塞梦话磨难逆境辟塞否往泰来泼毛神弃予泉金上下浮动少腹十住失诸交臂苏公堤檀奴跳塔轮铡贴地铤走王水万绪千端无可无腆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