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失稔的意思、失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失稔的解釋

歉收。《南齊書·明帝紀》:“ 吳 、 晉陵 二郡失稔之鄉,蠲三調有差。” 清 唐孫華 《九月十八日高詠堂小集分韻得平字》詩:“今茲歲失稔,敢厭芋魁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失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莊稼沒有成熟或收成不好,即歉收。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釋義與核心含義: “失稔”意為農作物未能成熟或收成欠缺。其中,“失”表示失去、欠缺;“稔”本義指谷物成熟,引申為豐收、年成。因此,“失稔”即“失去了成熟/豐收的機會”,指代農業上的歉收狀況。該詞屬于書面語,多用于描述自然災害、氣候異常等導緻的農業損失。

  2. 字義構成分析:

    • 稔 (rěn): 本義指谷物成熟。《說文解字》釋為:“稔,谷熟也。”引申指年、歲(因谷物一年一熟),也指事物醞釀成熟或熟悉。在“失稔”中取其本義“成熟”。
    • 失 (shī): 本義為丢失、遺失。引申為錯過、違背、改變(常态)、錯誤、失控等。在“失稔”中表示“未能達到(成熟的狀态)”或“欠缺(應有的收成)”。
  3. 出處與古典文獻應用: “失稔”一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記載災荒或描述年景不佳。例如:

    《魏書·天象志三》:“(太和三年)是歲,州鎮二十馀,水旱,民饑……(太和四年)六月,大雨,州鎮十餘,饑。既而京師比歲霖雨,州鎮十二,尤甚。失稔之應也。” (此例說明天象異常被視為導緻失稔的原因) 《宋史·五行志》:“(淳熙)七年,……是歲,諸路旱蝗相繼,揚州、真州尤甚,失稔。” (此例直接記錄某年因旱蝗災害導緻失稔)

  4. 同義詞與反義詞:

    • 同義詞: 歉收、荒歉、兇年、不登(指谷物不熟、歉收)。
    • 反義詞: 豐收、豐稔、稔歲、有年。
  5. 權威來源參考:

    • 該詞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對“稔”字的解釋及其構成的複合詞分析。
    • 字義解析參考了《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對“稔”和“失”的訓釋。
    • 古典文獻用例引自《魏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和《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的相應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

“失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總結如下:

一、基本詞義

“失稔”指歉收,即農作物因自然災害或其他原因未能達到預期的成熟或産量。

二、使用場景

  1. 農業領域:描述因災害(如旱澇、蟲害)導緻的收成不足。例如《南齊書》記載“吳、晉陵二郡失稔之鄉”。
  2. 引申含義:比喻努力未獲預期成果,如清代唐孫華詩句“今茲歲失稔,敢厭芋魁羹”。

三、曆史文獻例證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失稔”主要用于描述農業歉收,兼具字面與引申含義,常見于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如需更多例證或完整信息,可參考《南齊書》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冗辨括桲羅不遑甯處長慶赤朝章國故侈目吹花節釣楫疊遷耑啓泛讀負亂耕當問奴工絶灌頂漢都韓湘話裡有刺回述忽芒豇豆角節饑憊解雠颉杭記恚金蘋果疾時舊生寥漠靈壽禮獻緑川履年滿鼓鼓慢滞秘經蟛蚑僻詭筇竹全福手犬鋪曲折刃铓入贽桑斧色氣神獸門食辨勞薪夙敏淟涊潼華危涕文艘汙溝下颔銜桮喜兵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