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柟的意思、石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柟的解釋

亦作“ 石枏 ”。植物名。花供觀賞,葉可入藥。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上》:“三色石柟花, 衡山 石柟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無花者。” 清 王灼 《遊歙西徐氏園記》:“臺高二尋,其上正平,可羅坐十餘人,旁植梅、檜、竹、柏、石枏甚衆。”參見“ 石南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石柟”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植物屬性

  1. 基本定義
    石柟(亦寫作“石枏”)是薔薇科石楠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花可供觀賞,葉片可入藥。其花朵顔色多樣,唐代文獻記載衡山石柟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型大如牡丹。

  2. 文獻記載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及清代王灼《遊歙西徐氏園記》均提到石柟的種植與觀賞價值,說明其在中國古代園林中的常見性。

二、藥用價值

石柟的葉片在傳統醫學中被用作藥材,但具體功效需參考專業醫藥典籍,網頁中未詳細說明。

三、成語引申(需謹慎參考)

部分資料提到“石柟”被引申為成語,形容人如石頭般堅定不移的品格,并關聯明代戚繼光抗倭的故事。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石楠”或其他詞彙存在混淆,建議結合權威成語詞典進一步考證。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特性或曆史典故,可查閱《酉陽雜俎》《中國植物志》等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石柟:定義和來源

石柟(shí nán)是一個漢字,由石和柟兩個部分組成。石是部首為石的漢字,代表石頭或岩石;柟是部首為木的漢字,意為柚木的樹皮或木闆。

石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廣韻》一書,是古代文字中的一個拼音字。此外,石柟也是一個古時稱謂,用來形容某些特定類型的石頭或岩石。

石柟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石柟的部首拆分為:“石”和“柟”。石字的部首是石,意為石頭。柟字的部首是木,意為木闆或柚木。

石柟的總筆畫數為12。其中,石字有5畫,柟字有7畫。

石柟的繁體字

繁體字“石柟”與簡體字一樣,使用相同的部首組合,僅形狀有所不同。

古時代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寫法中,石和柟的形狀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然而,其基本構造和含義均與現代保持一緻。

石柟的例句

1. 古代常用石柟建造房屋的框架。

2. 在這座園林中,你可以欣賞到各種形态獨特的石柟。

石柟相關詞語

組詞:石頭、柟木、岩石。

近義詞:石材、石料、石頭。

反義詞:金屬、水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