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石柟的意思、石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石柟的解釋

亦作“ 石枏 ”。植物名。花供觀賞,葉可入藥。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上》:“三色石柟花, 衡山 石柟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大如牡丹,亦有無花者。” 清 王灼 《遊歙西徐氏園記》:“臺高二尋,其上正平,可羅坐十餘人,旁植梅、檜、竹、柏、石枏甚衆。”參見“ 石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石柟(shí nán)是漢語中的一個名詞,具有以下詳細釋義:

一、核心釋義

指石楠,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學名通常為 Photinia serratifolia(或 Photinia spp.)。其名稱源于生長環境與木質特性:“石”表示常生于山石間,“柟”為“楠”的異體字,暗示木質堅硬如楠木。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葉片革質,邊緣有細鋸齒,春季開白色小花,聚傘花序;秋季結紅色小果。
  2. 分布:常見于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多生長于山坡、岩縫或庭院栽培。

三、文化與應用

  1. 藥用價值:根、葉可入藥,《本草綱目》載其“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來源:《中華本草》)。
  2. 園林用途:因耐修剪且四季常青,廣泛作為綠籬或景觀樹(來源:《中國園林植物志》)。
  3. 文學意象:古詩文中常以石柟象征堅貞,如唐代皮日休“石柟紅葉透簾春”之句(來源:《全唐詩》卷615)。

四、拓展說明

“石柟”在部分方言或古籍中亦作“石楠”,二者為同物異名。《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柟,同‘楠’……石柟即石楠”(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7卷 第615頁)。其名稱中的“柟”字強調了植物材質優良的特性,與楠木類比。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石柟”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植物屬性

  1. 基本定義
    石柟(亦寫作“石枏”)是薔薇科石楠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花可供觀賞,葉片可入藥。其花朵顔色多樣,唐代文獻記載衡山石柟花有紫、碧、白三色,花型大如牡丹。

  2. 文獻記載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及清代王灼《遊歙西徐氏園記》均提到石柟的種植與觀賞價值,說明其在中國古代園林中的常見性。

二、藥用價值

石柟的葉片在傳統醫學中被用作藥材,但具體功效需參考專業醫藥典籍,網頁中未詳細說明。

三、成語引申(需謹慎參考)

部分資料提到“石柟”被引申為成語,形容人如石頭般堅定不移的品格,并關聯明代戚繼光抗倭的故事。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石楠”或其他詞彙存在混淆,建議結合權威成語詞典進一步考證。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植物特性或曆史典故,可查閱《酉陽雜俎》《中國植物志》等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哀荒暗蛩安舒扳機暴忍編蓬憋強碧筳筆柱不為五鬥米折腰慘笑廛稅窗門春草闖堂大刀大家數倒錯大秦寺得寵定禮東一耙子西一掃帚二和覆乳跟馬故鬼貴治害盈筕簹橫行略黃白之術猾頭交往金鹦鹉給視蹶衂浪包喽飂飕茅草媺惡目光炯炯農時骈臂啌啌氣勁晴明軀顔善端實女事任私茶鐵臂土崗外國籍維挽吓唬響廊陷刻謝肯瀉淚蟹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