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馬亡羊的意思、失馬亡羊的詳細解釋
失馬亡羊的解釋
[gains and losses]泛指禍福得失
詞語分解
- 失馬的解釋 .丢失馬。《北史·王晧傳》:“嘗從 文宣 北征,乘赤馬,旦蒙霜氣,遂不復識。自言失馬……須臾日出,馬體霜盡,繫在幕前,方雲:‘我馬尚在。’”.“塞翁失馬”之省。比喻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為好事。 唐
- 亡羊的解釋 .《莊子·骈拇》:“臧與穀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穀奚事,則博塞以遊。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謂棄其本職而溺于所好。 莊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殘生傷性。 宋 王
網絡擴展解釋
“失馬亡羊”是一個漢語成語,結合了“塞翁失馬”與“亡羊補牢”兩個典故,用來表達禍福得失無常、需以辯證視角看待的哲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shī mǎ wáng yáng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失馬”和“亡羊”兩部分并列組成)。
- 感情色彩:中性,強調得失的辯證關系而非單純褒貶。
二、出處與典故
- 直接出處:明代單本所著傳奇《蕉帕記·揭柬》,原文為:“耳不聞斬蛇逐鹿,口不言失馬亡羊,一任他桑田變海,海變桑田。”
- 典故來源:
- “失馬”:源自《淮南子·人間訓》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比喻禍福相依。
- “亡羊”:出自《戰國策·楚策》的“亡羊補牢,未為遲也”,喻指及時補救過失。
三、引申意義
- 表層含義:字面指失去馬匹和羊群,形容損失慘重或重要事物喪失。
- 深層哲理:強調世事無常,福禍、得失可能相互轉化,需以長遠眼光看待當下境遇。
四、用法示例
- 作主語/賓語:
- “人生難免失馬亡羊,關鍵在于如何應對。”
- “莫因一時失馬亡羊而氣餒,未來或有轉機。”
- 作定語:
五、相關成語
- 近義詞:塞翁失馬、亡羊補牢、禍福相依。
- 反義詞: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僅部分語境適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文學用例,可參考《蕉帕記》原文或《淮南子》《戰國策》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失馬亡羊
失馬亡羊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因為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東西而遭受損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失(不包含部首) - 丿(一畫) + ㇏(一畫)
馬(包含部首馬) - 馬(三畫)
亡(不包含部首) - 人(二畫) + ㇏(一畫)
羊(不包含部首) - ⺶(三畫)
來源:
《論語·陽貨》:“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意為失去了羊,才去修補羊欄,顯然并不算晚。
繁體字:失馬亡羊
古時候漢字寫法:
《說文解字》中,“馬”字當時是這樣寫的:㻏。而“羊”字當時是這樣寫的:⺭。
例句:
他雖然失馬亡羊,但是他仍然努力工作來彌補這些損失。
組詞:失去、馬失前蹄、亡羊補牢
近義詞:丢失、損失、失利
反義詞:得益、得到、獲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