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禮傳家的意思、詩禮傳家的詳細解釋
詩禮傳家的解釋
謂以儒家經典及其道德規範世代相傳。 元 柯丹丘 《荊钗記·會講》:“詩禮傳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傾逝。” 茅盾 《子夜》八:“你, 馮大爺 ,是有面子的地主,詩禮傳家,怎麼聽了 老何 的一篇混賬話,就居然中心搖搖起來了呢?”
詞語分解
- 詩禮的解釋 ∶《詩經》和《禮經》,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的書 ∶舊時常用來稱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詩禮之家詳細解釋指《詩經》和《三禮》。泛指儒家經典。《莊子·外物》:“儒以《詩》《禮》發冢。”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
- 傳家的解釋 .傳家事于子孫。《後漢書·鄭玄傳》:“入此歲來,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誤,案之禮典,便合傳家。” 李賢 注:“傳家謂家事任子孫也。《曲禮》曰:‘七十老而傳。’”.傳給子孫或子孫世代相傳。 宋 蘇
網絡擴展解釋
“詩禮傳家”是一個漢語成語,指以儒家經典及其道德規範世代相傳,強調家族通過研習《詩經》《禮記》等典籍,傳承文化修養與禮儀傳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 儒家傳承:以《詩經》(代表文學修養)和《禮記》(代表禮儀規範)為核心,代代研習儒家經典,恪守倫理道德。
- 家族教育:體現古代家族對文化教育的重視,通過詩書禮儀培養後代,維系家風。
出處與用法
- 最早記載:出自元代柯丹丘的戲曲《荊钗記》:“詩禮傳家忝儒裔,先君不幸早傾逝。”。
- 語法結構:緊縮式成語,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書面語境。
- 應用場景:常見于描述書香門第、注重禮教的家族,如古典小說中“馮大爺,是有面子的地主,詩禮傳家……”(茅盾《子夜》引用)。
文化背景
- 孔子思想淵源:源自《論語·季氏》中孔子對兒子的教導:“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 社會意義:反映了古代士族階層通過文化傳承鞏固社會地位,并以此作為家族榮耀的标志。
近義與延伸
- 近義詞:書香門第、耕讀傳家。
- 現代意義:引申為對傳統文化和家庭教育的重視,倡導以文化修養塑造人格。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荊钗記》《子夜》等作品,或查閱漢典、詩詞名句網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禮傳家是什麼意思?
《詩禮傳家》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詩歌和禮儀可以代代相傳,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了詩和禮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通過家族、祖先的傳承,代代相傳。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詩禮傳家》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讠”、“示”、“傳”、“宀”,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詩禮傳家》這個成語最早見于《史記·禮記》中,用來形容詩歌和禮儀的重要性,對于社會的影響和文化的傳承。繁體字為「詩禮傳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詩禮傳家的漢字寫法可能是不同的。在古文字典《說文解字》中,「詩」字采用“十”字旁,「禮」字采用“示”字旁,「傳」字采用“人”字旁,「家」字采用“宀”字旁。
例句
1. 他們注重家風教育,一代代地将詩禮傳家。
2. 家族裡的詩禮傳家,讓我們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組詞
詩人、傳統、家風、文化、文藝、家訓等。
近義詞
家學淵源、家族文化傳承。
反義詞
文化斷層、失傳、蛻化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