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士君子的意思、士君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士君子的解釋

(1). 周 制,“士”指州長、黨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禮記·鄉飲酒義》:“鄉人、士君子,尊於房中之間,賓主共之也。” 鄭玄 注:“士,州長、黨正也;君子謂卿、大夫、士也。”

(2).古代指上層統治人物。《墨子·尚賢下》:“而今天下之士君子,居處言語皆尚賢,逮至其臨衆發政而治民,莫知尚賢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小而不明於大也。”

(3).舊時指有學問而品德高尚的人。《荀子·非相》:“有小人之辯者,有士君子之辯者,有聖人之辯者。不先慮,不早謀,發之而當,成文而類,居錯遷徙,應變不窮,是聖人之辯者也;先慮之,早謀之,斯須之言而足聽,文而緻實,博而黨正,是士君子之辯者也。” 漢 劉歆 《移書讓太常博士》:“此乃有識者之所嘆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6*6*書》:“ 文王 能陶冶天下之士,而使之皆有士君子之才,然後隨其才之所有而官使之。”

(4).泛指讀書人。《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但凡士君子橫了一個做官的念頭在心裡,便先要驕傲妻子。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鬧起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士君子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士君子”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複合概念,其含義隨曆史演變而擴展,主要包含以下層面:

  1. 制度本源(周代)

    • 原指周代行政體系中的兩類官員:
    • 士:基層行政官員(州長、黨正)
    • 君子:中高級官員(卿、大夫、士)
    • 語出《禮記·鄉飲酒義》,鄭玄注明确這種制度劃分。
  2. 社會階層(春秋戰國)

    • 演變為對統治階層的統稱,包括:
    • 掌握權力的貴族階級
    • 具備治理能力的知識分子
    • 《墨子·尚賢下》以此指代當權者群體。
  3. 道德理想(秦漢以降)

    • 指代兼具學識與德行的典範,特征包括:
    • 精通禮樂經典(《荀子·非相》)
    • 踐行仁義道德(引荀子學說)
    • 能為民表率(提及荀子修身理論)
  4. 文化群體(泛化概念)

    • 唐宋後擴展為讀書人階層的代稱,涵蓋:
    • 科舉士人
    • 未仕學者
    • 鄉紳階層

在思想史上,荀子特别将"士君子"定位為高于普通士人、低于聖人的道德實踐者,強調其"文而緻實,博而黨正"(既有文采又務實,學識廣博且行為端正)的特質。該詞至今仍常用于描述兼具文化修養與道德操守的人士。如需查閱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禮記》《墨子》及荀子相關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士君子

士君子,這個詞可以理解為有道德修養和高尚品質的人。士指的是有學問、有教養的人,君子則指的是有品德、有風度的人。在古代中國,士君子被視為社會上的精英,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有卓越的表現。

拆分部首和筆畫

士君子的拆分部首是土和一,士的拆分部首是士,君子的拆分部首是君。士的總筆畫為3畫,君的總筆畫為7畫,子的總筆畫為6畫。

來源和繁體

“士君子”這個詞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它是儒家理念中對于有品德和學問的人的稱謂。在繁體中,士君子的寫法和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士、君、子這三個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士的古漢字寫法為 “士”,君的古漢字寫法為“俊”,子的古漢字寫法為“仔”,這些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很少使用。

例句

1. 他是一個真正的士君子,無論在學問上還是品德上都表現出色。

2. 古代士君子注重修身養性,注重實踐和學問的結合。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士人、君子之交、大君子
近義詞:賢人、忠臣
反義詞:小人、惡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