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肩的意思、釋肩的詳細解釋
釋肩的解釋
謂從肩上卸下重擔。 宋 蘇轼 《東坡志林·緻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於心,釋肩而去,如大熱遠行,雖未到家,得清涼館舍,一解衣漱濯,已足樂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雹神》:“ 安村 外有 關聖 祠,適有稗販客,釋肩門外。”
詞語分解
- 釋的解釋 釋 (釋) ì 解說,說明:解釋。注釋。釋文。釋義。 消除,消散:釋疑。釋怨。渙然冰釋(像冰融化了一樣,嫌隙和疑慮都完全消除)。 放開,放下:釋放。保釋。手不釋卷。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後泛指佛
- 肩的解釋 肩 ā 脖子旁邊胳膊上邊的部分:肩膀。肩胛。并肩。 擔負:肩負。肩荷(?)。肩輿(轎子)。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釋肩”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詞義
- 含義:指從肩上卸下重擔,比喻解除壓力或負擔,使身心輕松自在。其核心在于“放下”,既指物理上的卸下重擔,也引申為擺脫心理負擔。
- 發音:shì jiān(注音:ㄕˋ ㄐㄧㄢ)。
二、結構與字義解析
- 釋:意為“放下、解除”,如“如釋重負”中的“釋”。
- 肩:指肩膀,象征承擔的責任或壓力。
- 組合:兩字結合,字面指卸下肩上的重物,深層表達解脫困擾的狀态。
三、出處與用法
- 古籍例證:蘇轼在《東坡志林·緻仕》中寫道“釋肩而去”,形容士人卸任後的輕松感;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雹神》也用“釋肩”描述放下貨物的情景。
- 使用場景: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描述擺脫壓力後的狀态,如“完成項目後,他終于釋肩”。
四、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 近義詞:如釋重負、卸下重擔。
- 反義詞:肩負重任、壓力如山。
總結來看,“釋肩”是一個兼具形象與抽象的成語,既可用于具體情境,也可表達心理層面的解脫。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釋肩
釋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肉(一)和肩(八),共有7個筆畫。它是由肩部的肌肉所起的作用得名,表示消除、舒緩肩膀的疲勞。
釋肩一詞源于我國古代書法家,被稱為“草書聖手”的張旭所書的《石門挽聯》。這個詞語在《太平禦覽》中也有記載。後來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的詞語,用于形容減輕肩膀的壓力、放松肩部的疲勞。
在繁體字中,釋肩的寫法保持不變。無論繁簡體,釋肩的發音也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釋肩的字形是有區别的。在楷書中,由于過去的寫法和現代不同,它的字形是錯綜複雜的,但整體上還是能夠辨認出來。
一些典型的例句包括:
- 我一天工作久了,肩膀酸痛,需要釋肩一下。
- 經過一天的鍛煉,我感覺肩膀的壓力得到了釋肩。
一些與釋肩相關的組詞有:肩頸、肩背、解脫肩負。
與釋肩近義詞有:放松、舒緩、減壓。
與釋肩反義詞有:壓力、緊張、負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