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问犯人。 唐 白居易 《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山枇杷花>之二》:“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一:“君不见 钱塘 游宦客,朝推囚,暮决狱,不因人唤何时休!”
“推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审问犯人,主要用于司法或官场语境。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推”指推究、审问,“囚”指囚犯,合指对犯人进行审讯或案件审理的过程。该词常见于唐代至宋代的文献中,现代已较少使用。
文献例证
该词多用于描述古代司法流程,体现官员的职责。其语境常带有公务繁重、程序严苛的意味,如元稹诗句“昼夜推囚心似灰”即表达审案的疲惫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白居易集》《苏轼诗集》等文献。
《推囚》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将囚犯推出监狱或囚室的意思。
《推囚》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推”字的部首是“扌”(手),而“囚”字的部首是“囗”(囗字意为口)。笔画方面,字母“推”共有11画,“囚”字则共有5画。
《推囚》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具体出处尚不明确。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都是“推囚”。
在古时候,相较于现代的简体字,汉字的形状和书写方式有所不同。然而,《推囚》这个词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1. 随着司法改革的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无辜者将会推囚出狱。
2. 监狱长亲自推囚出牢房。
推囚犯、推囚出狱、推囚牢房、推囚出监狱。
释放、放出、放离。
关押、拘留、监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