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殺戮。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二》:“何至驅市人而戰,受其屠醢乎!”
“屠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tú hǎi,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古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明夷待訪錄》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屠醢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可以得到“屠”和“醢”兩個部分。屠的部首是 ‘卩’,筆畫為5畫;醢的部首是‘酉’,筆畫為9畫。
屠醢這個詞來源于《尚書·周書·賜福》:“司馬牛獲命,治殷之屠醢。” 在古代,屠醢指的是宴會中供奉血肉的料理,也可以表示盛宴的菜羞。
繁體字屠醢的寫法為屠醢,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屠醢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些差異。比如,屠在金文中的寫法為屠,字形與現代寫法保持一緻;在六書中的用法是屠:“刳肅肥畜為餔”。醢在古代曾有過不同的寫法,比如金文中的寫法為鬼酉,字形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
以下是屠醢的例句:
1. 在古代宴會上,主人會奉上豐盛的屠醢。
2. 他準備了各種美味的屠醢,讓客人們大飽口福。
屠醢的組詞:
1. 屠夫:指以屠宰動物為職業的人。
2. 殘酷屠殺:形容極其殘忍的屠殺行為。
屠醢的近義詞:
1. 膳食:指用作飲食的食物。
2. 佳肴:指制作精美、味道鮮美的菜肴。
屠醢的反義詞:
1. 吉祥美味:指吉慶的宴會上供奉的美味食物。
2. 清淡素食:指不含肉類、味道清淡的食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