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徒杠的意思、徒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徒杠的解釋

可供徒步行走的小橋。《孟子·離婁下》:“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民未病涉也。” 朱熹 集注:“杠,方橋也。徒杠,可通徒行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徒杠”一詞存在兩種不同解釋,具體需結合語境判斷:

  1. 本義(古代用法)
    源自《孟子·離婁下》:“歲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

    • 字面含義:指僅供徒步通行的小木橋(“徒”指步行,“杠”為簡易橋)。
    • 引申背景:孟子以“徒杠”和“輿梁”(車行橋)作對比,強調為政者需根據時節循序漸進地完善民生設施,體現便民思想。
  2. 引申義(現代用法)
    現代部分詞典(如查字典網)将其定義為成語:

    • 比喻含義:形容人虛榮自負,空有技能而無實際能力(“徒”指虛有其表,“杠”代指技能)。
    • 使用場景:多用于批評誇誇其談、缺乏實踐的人,例如:“他自稱精通編程,卻連基礎代碼都寫不出,真是個徒杠。”

建議:若在古籍或文言文中出現“徒杠”,優先采用本義(小橋);若在現代語境中用于評價人物,則可能為引申比喻義。需注意部分網絡來源對詞義的解釋可能存在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徒杠

徒杠是一個中文詞語,常用作形容某人在某個方面表現得過于自信、自以為是。徒杠的拆分部首是彳和木,它的筆畫數為9。

來源與繁體

徒杠一詞的來源較為模糊,可能是民間慢慢形成的口頭語。在早期,它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如繁體字“徒摃”。但在現代的簡化字體中,隻保留了“徒杠”這個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推測,徒杠一詞的古代寫法可能是“徒摃”。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所以現代漢字的寫法與古代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他總是對自己過于自信,完全是個徒杠之人。 2. 這次比賽他認為自己一定能奪冠,結果卻隻是個徒杠。

組詞

徒杠在組詞中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例如:

徒縱自大、空談徒語、徒有虛名

近義詞與反義詞

徒杠的近義詞包括自負、自大、自恃。反義詞則是謙虛、謹慎、低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