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器的意思、常器的詳細解釋
常器的解釋
(1).常用或普通的器物。《左傳·襄公十九年》“取其所得以作彜器” 晉 杜預 注:“彜,常也。謂鐘鼎為宗廟之常器。”
(2).比喻普通的人。《梁書·朱異傳》:“此兒非常器,當成卿門戶。” 宋 何薳 《春渚紀聞·楊文公鶴誕》:“兩翅歘開,中有玉嬰轉側而啼,舉家驚異,非常器也。”
詞語分解
- 常的解釋 常 á 長久,經久不變:常數。常量(亦稱“恒量”)。常項。常任。常年。常駐。常住。常備不懈。 時時,不隻一次:常常。常客。時常。經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識。常務。常規。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 器的解釋 器 ì 用具的總稱: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 生物體結構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器官。消化器。 人的度量、才幹:器度。器量(刵 )。器宇。器質。大器晚成。 重視:器重。器敬。
網絡擴展解釋
“常器”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
指常用或普通的器物
這一釋義源自《左傳·襄公十九年》中“取其所得以作彜器”的記載,晉代學者杜預注解為:“彜,常也。謂鐘鼎為宗廟之常器。” 這裡的“常器”特指宗廟祭祀中固定使用的禮器(如鐘、鼎等),強調其常規性和儀式性。後來詞義泛化,可泛指日常使用的普通器具。
-
比喻普通、平凡的人
例如《梁書·朱異傳》記載:“此兒非常器,當成卿門戶。” 此處“常器”暗含對某人資質平庸的評價。宋代何薳的《春渚紀聞》中也有類似用法,通過反襯強調“非比尋常”之意。
補充說明:
-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出現在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 兩個義項均通過具體語境體現褒貶色彩,如第一義項側重功能性,第二義項則帶有對比性評價。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用例,可參考《左傳》及《梁書》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常器(cháng qì)這個詞意指日常使用的物品或工具。它的拆分可以分為"常"和"器"兩個部分。其中,"常"是一個常用的意思,而"器"則表示一種工具或容器。根據常用字的部首分析,"常"的部首是"巴",而"器"的部首是"口"。在常器這個詞中,"常"作為主要部分,帶有表示常在和經常的含義,而"器"則強調了它是一種具有特定功能的工具或容器。
關于常器這個詞的來源,它是由古代漢字演變而來,起初的寫法是"常"和"器"分開寫的,但在隸書階段,這兩個字合為一體,形成了現在的寫法。在繁體字中,常器的寫法相似,隻是字體形态稍有不同,但仍保留了常和器兩個部分的結構。
古代漢字寫法中,常器的寫作方式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常器在篆書時期的寫法與隸書差不多,但在金文和甲骨文時期,常器的寫法可能更為簡潔、原始。
下面是一些關于常器的例句:
1. 桌上常器擺放整齊。
2. 這個盒子是我日常常器之一。
3. 廚房中各種廚具都是常器。
與常器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常用(cháng yòng)、常見(cháng jiàn)、常态(cháng tài)等。近義詞可以是工具(gōng jù)、器械(qì xiè)、家居用品(jiā jū yòng pǐn)等。而反義詞則可能是罕用(hǎn yòng)、特殊(tè shū)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